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布碌崙水边工业城 离华人有多远

人气: 3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015年04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杜国辉纽约报导) 日前,布碌崙日落公园海滨“工业城”(Industry City)业主宣布注资10亿元,将位于布碌崙2大道沿线从31街至40街的约6百万平方呎破败的工厂及仓库区,改造成科研开发中心及开发型制造业的工业园区。园区内设酒店和零售店。

“工业城”曾是纽约市重要的制造业及仓库所在地,但近年日益破败,不少厂房、仓库空置。此次工业城开发案的三大投资者“Jamestown Properties”、“Belvedere Capital”及“Angelo, Gordon & Co.”提出的调查报告显示,该区域目前的建筑空置高达70%,或仅用于家庭仓储。该开发案须申请土地使用变更(rezoning)。整个开发案预计12年完成,有望为当地创造共1万9千1百个工作岗位。
 

地价上涨或带来新的竞争

在紧邻工业城的2、3大道之间的地区,散布着不少华人的小企业。五金店、家俱店、修车行随处可见。2大道旁一间修车行的林老板对记者说,听说该开发案已经几年了,“开发案对工业城的原租户影响很大,其中有些是华人的衣厂,他们不得不搬出来,而且可以想见,一旦整修完成,再搬回去的成本就高很多了。”

“工业城”的建立对于邻近地区的华人想必会有一些影响。“开发后,周边地区的地价肯定会涨,接下来就是竞争吧,小些的、或者和社区关系不大的店铺,可能坚持不住,就得搬走。强壮些的就存活下来”,林老板推测说。

社区忧难从开发案中受益

尽管该计划已获当地各级议员的支持,多个日落公园草根组织及工会代表却感到担忧,认为开发案会让日落公园“贵族化”,成为下一个“苏荷(SoHo)或威廉斯堡”。

日落公园社区组织“UPROSE”的行政总监Elizabeth Yeampierre表示,该组织在日落公园社区调查数月,认为社区对该开发案最大的忧虑是“工作岗位”。原本在制造业工作的大批蓝领工人或因开发案致工厂消失而失去目前较高收入的工作。周边小商家也会因大型零售商进驻而倒闭。开发商反复强调说,开发案将创造约2万新工作,但社区担心只有零售店和酒店服务业等低收入工作。

负责工业城管理机构公关的马力诺公司(The Marino Organization)称,根据工业城发布的数据,酒店的建筑面积只占该项目总面积的5%。“创新制造业”(Innovative Manufacturing)将提供大多数新的就业机会。

在日落公园长大的纽约市立大学教授谭婉雯(Tarry Hum)表示,根据普拉特中心(Pratt Center)2013年的研究,在布碌崙海军码头(Brooklyn Navy Yard)的开发案中,(开发区)新租户的60%是雇员不超过5人的小企业,这类“创新型”企业将占据大部分开发区的场地,却无法为日落公园以移民家庭为主、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居民创造大量的就业就会。“日落公园是纽约市工业企业目前仅有的水边地区之一,社区人士担心:新引进的零售业和‘创新型’企业的将更多为精英和富裕人士提供产品和服务,这种‘创新经济’将培养出某些消费、生活方式,引起日落公园地区的地价上涨。”

对谭教授的担心,工业城发言人表示,乐见社区对创造就业机会等问题发声。“在经过数十年的萧条后,工业城再次为经济增长及机会提供可能,我们很高兴关于创造就业的讨论能够继续,并希望能促进这个讨论,以达成为社区创造就业的共同愿景。”

开发案离华人有多远?

工业城执行长金宝(Andrew Kimball)介绍,该改造计划去年就已开始,初期投资一亿美元,改造、出租了85万平方呎,新增就业机会1,500个。 据替工业城租户招聘的日落公园社区组织“Center for Family Life”服务项目主任Julia Jean-Francois女士介绍,她们向工业城的租户推荐了数十个候选人,其中不少是华人,有不少已经被聘用,但Julia Jean-Francois女士没有给出聘用者的具体数字。她表示,该组织只服务日落公园地区,推荐时会考虑被推荐者的能力和经历是否与工作相关。

不过,修车行的林老板似乎对开发案的结果并不担心,“10年以后谁能知道会怎样?”

责任编辑:钟鸣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