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邦恩之家研讨会 盛赞法拉盛宗教自由圣地

人气: 10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15年05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林丹纽约报导)5月17日,“邦恩之家历史学会”举行了《法拉盛宗教自由陈情书》研讨会,研讨会在有354年历史的邦恩之家举行,国会议员孟昭文、市议员顾雅明、法拉盛宗教自由历史研究学者汉森(R.Scott Hanson)、邦恩之家历史学会副主任怀而特(Rsemary S. Vietor)高度评价邦恩之家对确立美国立国之本——宗教信仰自由的历史地位,希望更多民众了解这段历史和它对于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现实意义。

位于法拉盛邦恩街(Bowne Street)37-01号的“邦恩之家”建于1661年,是皇后区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公元17世纪,被称为“贵格会”的教派成员为逃离英格兰的宗教迫害,陆续移居到当时还是荷兰殖民地的纽约,当时的殖民地新总督史岱文森推行宗教一统化,禁止贵格会信徒信仰他们的宗教,1657年,31名法拉盛居民联名签署对纽约总督的抗议书——“法拉盛宗教自由陈情书”,争取宗教、言论及集会自由,成为了标志性的美国宗教自由运动起源。另外,当时约翰.邦恩(John Bowne)公开抵制总督的禁令,允许贵格会信徒在其法拉盛的房子做礼拜,而遭到史岱文森的迫害,被逮捕、惩罚并发配到荷兰,几经艰辛最终在荷兰的西印度公司前上诉成功,于1664年回到法拉盛的家中。在邦恩坚定、勇敢维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抗争下,西印度公司最终要求当时的殖民地停止宗教迫害。“邦恩之家”作为法拉盛居民的崇拜聚会点超过30年,直到现北方大道的贵格聚会所于1694年建成,才移至那里聚会。

17日法拉盛邦恩之家举办的《法拉盛宗教自由陈情书》研讨会。(林丹/大纪元)

2013年9月30日,国会众议员孟昭文在国会提出了法拉盛的两处古迹“邦恩之家”和“贵格聚会所”纳入联邦政府保护,进行可行性研究,名为《法拉盛宗教自由陈情书研究法案》,这一法案得到了联邦众议院、参议院的通过和奥巴马总统的签署支持,目前进入了法案的实施阶段,使对邦恩之家的研究获得了更多的资源。孟昭文国会议员昨日出席研讨会表示,法拉盛古迹在美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法拉盛宗教自由陈情书》是美国宪政与文明的重要文件。她在国会提出的《法拉盛宗教自由陈情书研究法案》不仅可以保护古迹、回顾历史,而且对于提升法拉盛民众的自我意识和自豪感,推动社区经济,发展文化品牌具有价值。她还表示,“法案的通过保证了未来对法拉盛宗教自由历史保护和研究的推进,给予所有的美国人,不仅是纽约人纪念、感激邦恩之家的机会。”

宾夕法尼亚大学讲师、哈佛大学多元化研究项目和Temple大学美国历史和宗教研究的兼职教授汉森(R.Scott Hanson)对法拉盛历史和宗教自由有深入研究,他昨天向参观者详细讲述了邦恩之家的历史,他表示,皇后区已经成为了在美国宗教与人种最多元的区县之一。“在法拉盛,你真真切切的能看见这里的宗教元素。在街上走着,你能看到寺庙以及很多教堂。在图书馆门前,你还会看到法轮大法。这是十分精彩的。”他还表示,“这里现正成为有史以来最多元化的社区,这也使得宗教信仰自由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邦恩之家历史学会副主任怀而特(Rosemary S.Vietor)表示,今年是纽约地标法颁布50周年,邦恩之家是纽约市、纽约州和国家的地标,自1986年纽约地标保护协会的“圣地周末计划”实施以来,已经帮助了超过700个宗教组织,该计划是全美最悠久和最大的宗教地标保护计划。关于邦恩之家更多资讯,可浏览邦恩之家网站:www.bownehouse.org。

责任编辑:艾瑞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