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真:第比利斯抢劫事件

——史达林罪恶的一生:之四

人气 322

【大纪元2016年12月20日讯】1907年6月27日上午,一个炎热的夏日。俄国第比利斯的埃里万广场像平时一样,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11时,一队哥萨克兵护送着两辆轻便马车驶入了广场,车上装满了国家银行的大批现钞。在这之前不久,广场上停了两敞蓬马车,其中一辆坐着两个女人,另一辆坐着一个穿军官制服的男人。只见银车一到广场,穿军官制服的男人便发出一声号令。突然间,50个土匪从隐身处一下钻了出来,他们纷纷向银车和卫兵投去爆炸力很强的炸弹,炸弹同时也从两个女人的马车上投出来。结果3人被炸死,50多人受伤,土匪抢走了钱,便迅速消失了。

事后,当地所有的军队、警察、特务都出动了,挨家挨户的搜查,国境线也封锁了,几百人被逮捕,但一个土匪也没抓到,一个戈比也未找到。

有一家叫《新时代报》的报纸在报导了这次抢劫的细节后感叹道:“只有魔鬼才知道,这次前所未闻的果敢抢劫是如何完成的!”

这次轰动一时的武装抢劫就是布尔什维克(苏共前身)历史上著名的第比利斯“剥夺事件”。事件的背后主谋是列宁,而组织实施者则是被他选中的柯巴。

1907年5月,也就是第比利斯事件前一个月,柯巴被列宁专门召去柏林见面,共同密谋了剥夺(列宁把抢劫美其名曰“剥夺”)活动和筹款问题。柯巴一回到第比利斯,就建立了一个由最凶悍的“剥夺分子”所组成的匪帮。其任务便是抢劫银行。

柯巴任命他的学生卡莫为首领,给他穿上军官制服,派给他一个侦察小组,两个格鲁吉亚女布尔什维克也参加了侦察。匪徒分成几个小组,守候在预定的进攻地点叶里温广场。抢劫成功后,柯巴和和卡莫两人又越过国境,在国外会见了列宁,很可能就是去汇报这次行动情况的。

第比利斯“剥夺事件”的成功,使列宁从此对柯巴另眼相看分外器重,并于1912年1月直接提名他为中央委员。

当年,信奉马克思理论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后不久便分成了两个派别——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派和以玛律托夫为首的孟什维克派。这两派虽然都要推翻沙皇政府,但双方秉持的政治伦理却彼此对立。

孟什维克认为对敌斗争不能突破道德底线,反对把任何刑事犯罪和不道德的手段运用其中。列宁则不然,他是典型的马基雅弗利主义者,在他看来,只要有利于达到目的,一切方法都是好的,一切手段都是可取的。换句话说,在政治斗争中什么手段都能用,哪怕是刑事犯罪手段,无所谓道德不道德。为此,列宁积极鼓吹运用纯粹的刑事犯罪手段(凶杀、抢劫、放火、制造伪币)实现夺取政权的政治目标,把政治和刑事犯罪结合在了一起。

柯巴不但是这种理论忠实的信奉者,而且是它的积极实施者。按照苏共史权威阿‧阿夫托尔汉诺夫的看法,正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柯巴创立了“布尔什维克党内犯罪派”,干了许多犯罪勾当。

第比利斯事件不是柯巴组织的第一次抢劫活动,只是他组织过的众多抢劫活动中最著名的一次。柯巴也不止组织过抢劫活动,他还策划过暗杀公爵、神父和资本家等。

毫不夸张的说,从柯巴出现在高加索政治舞台的第一天开始,他就是一个把职业谋反者、职业强盗、抢劫犯、残酷无情的杀人凶手和恐怖分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人。

《斯大林秘闻》一书作者爱德华‧拉津斯基形容的很生动:“血,这个黑黑的小个子出现在哪儿,哪儿就会流血。”

责任编辑:南风

相关新闻
俄罗斯举行纪念活动 追思史达林大清算罹难者
姬鹏:乌克兰为何“强拆”列宁雕像?
袁斌:史达林秘书为何变成了反共人士?
斯洛伐克城市正陆续取缔史达林荣誉称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