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华人金饰保管箱内消失 银行不管

人气: 887
【字号】    
   标签: tags: , , , , , , , , , , , , , , , ,

【大纪元2016年03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蔡溶纽约报导)随着越来越多窃贼专挑“喜欢家藏现金和首饰的”华人家庭入屋盗窃,很多华人转而将贵重财物存入银行保管箱,无非是图银行有安全保障,希望花个小钱买个大安全。因此,华人小区的银行保管箱业务,近年来一直很红火,甚至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然而,如此火爆的“保管箱”业务究竟有多安全呢?

华埠一名王姓女子2年前向某银行承租保管箱,存放金饰及结婚纪念品,3月12日开启时却发现里面有两条金饰不翼而飞,损失约6~7千元,王女士即刻向银行反映,银行回她“这不关我们的事,要报警请自便。”王女士无奈自认倒霉。有了解银行运作的社区人士说,这怪不了银行,银行业者只收取一定费用,不可能负责无限责任,也因这类纠纷重点在于举证困难、各说各话,“我只能说,保管箱不是保险箱”。

金饰莫名“消失”

“我也没有放钱,就是最基本有纪念价值的(婚礼录像光碟),也弄断了!”王女士气愤的说,她原本在保险箱内存放证件护照等重要证件,开箱两三次都没有问题,后来嫌证件放进去拿取很麻烦,只储存结婚时的金饰和纪念品,最近大半年都没有打开过,直至上周四(3月11日)收到银行通知单,让她交保险箱续期的年费,转账完她再下地下室点算保险箱内的物品,骇然发现“三个装金饰的红袋子,不见了两个,只剩一个给小孩的最轻的还在,更离奇的是婚礼上的(录影)光碟断成了两半。”

“我相信银行保管箱是很安全的,也不可能一年定期的来检查,没想到金饰不见了,(银行)只回一句不关他们的事。那这光碟是压的还是怎么断的?”王女士怀疑,银行是否进行过改装工程,重置了保险箱,“我觉得里面有改过,墙壁好像被人家打过,保险箱好像也换了新的。以前蛮旧的,今天怎么这样子?”

记者向银行查询,银行的助理经理(branch assistant manager)郑小姐说,银行按照相关“银行政策与程序执行”,做了银行该做的部分,非银行责任的情况银行方不承担责任。

王女士说,失窃案仍有疑点待厘清,但是所租的银行保管箱,当初她并未在保单中列出交付保管的物品,产生纠纷她也拿不出别的证据,因此丈夫劝她“算了,报警也没有用。”只好不了了之。

银行“只租箱、不管箱内物品”

如果民众在保单中列出交付保管的物品,一旦保险箱财物短少时,是否可以求偿? 一名了解银行运作的社区人士说“不现实!”他解释,银行对用户存入保管箱的物品均不清点、不登记,一是保护客户隐私,二是银行提供保管箱业务租金低廉,没多少钱好赚,不可能客人每次进出银行存取保管箱物品时,银行都雇员专门服务,检查清单物品注明日期,而且很多物品都没有认证其价值,一旦出纠纷就是“口同鼻拗(嘴巴与鼻子抬杠),根本就是无谓的争执。”

他又说,大多数银行会在保管合同中写明:“银行只对保管箱的安全性负责,不对客户存入物品的情况负责。”严格的说,这是租赁合同而非保管合同,也就是说,如果保管箱的箱体没有破损,没有外力对其进行破坏,而保管箱内储存物品发生丢失或损坏,银行免责。“首先,保险箱要客户与银行两条钥匙才能打开保险箱,银行无法单方面开箱。客户自己失忆,把东西拿走又不记得,这种情况也有。如果客户坚信银行有问题,也只能通过律师向法庭告银行,由银行发令调阅银行的监控录像调查。”

王女士透过福州社区的“华人互助联盟工会”主席卢德泉到五分局投诉此事,负责接待的五分局华埠服务处张先生说,报案时当事人应该在现场直接打911报警电话更有效率,而不是登门到分局报案。因为拨打911接线员可以直接连接调度员,通知在附近巡逻的警察到现场调查,如果打给警局或者到分局报案,程序更为复杂。不过他也说,“这就好比你说家中失窃,而钥匙在你手上,家门完好无损,警察搞不清楚你家中原来有什么东西,也无法核实,恐怕也不会感兴趣,除非有其它证据。”

责任编辑:艾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