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南海受挫 俄官方沉默学者媒体热议

人气 690

【大纪元2016年07月14日讯】海牙国际法庭对南中国海的仲裁结果引起各方关注和热议,但大陆的主要战略伙伴俄罗斯对南中国海仲裁结果则罕见保持沉默,从克里姆林宫、普京,到俄罗斯外交部及其他俄罗斯高级官员都对南海问题只字不提。但俄罗斯学者和媒体则积极热议。

据美国之音报导,南中国海仲裁结果宣布之际,正在俄罗斯乌拉尔地区叶卡捷琳堡市访问的中国副总理汪洋与俄罗斯副总理罗格津举行了3个多小时的会晤,讨论了在核能、航空、太空、探索月球火星等许多领域的合作,但罗格津丝毫没提到是否谈到南海问题。

海裁决公布当天,俄罗斯外交部发布的有关消息未提南海议题。此外,同中共来往较密切的俄共也同政府一样对南中国海议题保持沉默。

对此,俄罗斯东南亚问题学者罗克申说,俄罗斯的立场就是尽可能不参与南中国海争执。

罗克申:“现在某些人说俄罗斯在南中国海问题上支持中国。但俄罗斯在任何场合都没有表达过类似立场。”

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扎哈洛娃一个多月前表示,俄罗斯不是南中国海的争执方,不会加入,也不想卷入,更不允许别人把俄罗斯拖入其中。

此前,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安东诺夫在6月份新加坡的香格里拉安全会议上发言时完全不提南中国海,仅提朝鲜半岛问题。

在俄罗斯官方保持沉默的同时,俄罗斯媒体和专家学者则积极热议中共这次在南中国海问题上受挫。并通过引述外媒评论大量报道和解释了美国、日本、越南、印度等国针对南中国海仲裁结果的立场和反应。

官方俄罗斯电视台报道说,南中国海除了资源丰富外,更是全球重要贸易交通航道通过之处,但中方的九段线几乎把整个南海都划进了自己的地盘,这就意味着重要的能源贸易运输必须经过中国眼前通过,中方无疑想控制这条重要的国际水道和交通线。

许多评论认为,仲裁结果使中方在南中国海的外交面临更大困境。

学者罗克申认为,很难预测南中国海地区未来的局势发展。仲裁结果很可能为中方和其他国家坐下来谈判寻求妥协提供机会。但也有可能中方将采取更强硬的立场,中国国内的大民族主义情绪也可能会被刺激调动起来。

中国问题学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认为,南中国海岛礁主权归属不应通过海牙仲裁法院解决,而是应该通过政治谈判。这次仲裁结果可能导致北京把更多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到军事和海军舰队的建设上,北京未来会更加强在南中国海地区的军事存在。

学者卢金对媒体表示,世界大国不接受国际裁决已早有先例。也有俄罗斯学者认为,北京不参加南中国海仲裁程序犯下很大错误。因为中方丧失了阐述自己立场,让外界更好了解中方态度的机会。

责任编辑:林诗远

相关新闻
老泉:四点原因决定南海无战事
蔡慎坤:南海无战事让谁最着急?
美中分别强调南海是至高利益与核心利益
夏小强:南海仲裁背后的常识和真相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