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阿拉斯加游记(七)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17年08月30日讯】
编辑按语:北国散人是《大纪元时报》和《埃德蒙顿生活网》的长期热心读者,是中国开放后首批出国的留学生,在亚伯塔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后,就职于总部在亚省的一家大公司,有机会游遍了大半个世界。退休后贤妻相伴,开着房车,如野云仙鹤,悠悠哉赏物华天宝之神妙,山川日月之精气。本网站将连载北国散人的系列游记,敬请读者欣赏。

五、南部海滨城市之旅(2)

在通往索尔多特纳的道路上,有着一连串的湖泊,都能顺路看一看。于是定好卫星导航器的坐标,启程前往。

第一个值得一停的景点就在大路旁,连接西沃德-安可瑞支-荷马的三条公路交叉点,叫做西沃德-荷马交叉口(Seward Homer Crossing,60°32’02.9″N 149°32’52.2”W),停车场就在左手路边。

路边的淡水湖(北国散人)
路边的淡水湖(北国散人)

这里有一个不大的淡水湖,尽管夹在几面大山之中,给人的感觉依然是气势宏大。顺着这条路走下去的终点站是可奈半岛最南端的海滨城市荷马市(Homer),一个很有特色的海边小城,今天的宿营地也选在荷马市。

第一个目标是可奈国家野生动物访客中心(Kenai National Wildlife Visitor Centre,60°27’53.2″N 151°04’25.2”W)。中心门外是一个体型硕大的公驼鹿塑像,公驼鹿是本地最有特色的大型动物,它的鹿角有一段连成骨片的部分,与驯鹿不同。而驯鹿的角是支支叉叉的。

公驼鹿雕像(北国散人)
公驼鹿雕像(北国散人)

中心内部有一个小小的展馆,主要展品本地特色动物的标本,有棕熊、驼鹿、大角羊、秃鹰、河狸鼠等。最有意思的是当地人制备三文鱼干的情景。当地人把三文鱼剖成两半去骨,带着鱼皮把肉每隔两寸划一刀,用盐水快速腌制10分钟,洗掉盐分,挂在木架上烟熏24小时,鱼干制成后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供过冬之用。

离开可奈国家野生动物访客中心继续向南旅行,右手方向出现了大海。由于天气逐渐转晴,居然看到了海峡-库克湾(Cook Inlet)对面的雪山。在连绵的山峰中,里道特峰(Mount Redoubt,)和伊利亚姆纳峰(Mount Iliamna)两峰突起,异常壮观。

里道特峰(北国散人)
里道特峰(北国散人)

这个两个山峰的气势比麦肯利峰毫不损色。看山时看的是相对高度,也就是主峰比周围的参照物或自己的脚下高多少。此山直接跟海平面做对比,故而气势很大。

午休之后,精神恢复,驱车驶前往下一站,一个位于高处叫做荷马俯览点(Homer Overlook point,59°39’15.9″N 151°37’39.1”W)的停车场。,从停车场向下看可俯览荷马市全景。

荷马市最大的特征是它的最南端是一个伸入海中的细长陆地,本地人叫它啐出的唾液(Spit),虽然不雅,但也不失准确生动。

“唾液”旅游区(北国散人)
“唾液”旅游区(北国散人)

当地人把这条唾液建成了旅游区,上面有各种零售商店和饭馆,就连大型油轮也停靠在这儿,游客们则把口袋中的钱留在这里,繁荣当地经济。远看海湾对面,又是山脉连连,冰雪封顶,绝美的景色。

卡彻马克(kachemak)海湾里海水相对平静,时有小型游艇高速驶过,掀起波澜。海湾对岸群峰一字排开,夹在峰顶之间的冰川相隔不远就有一个。

卡彻马克海湾(北国散人)
卡彻马克海湾(北国散人)

近处海边有人坐在椅子上垂钓,就这样也能钓到鱼?真的不知道鱼得有多傻。

第二天早餐后,就回程向安可瑞之进发,启程之后第一个目标是可奈湖。

可奈湖(北国散人)
可奈湖(北国散人)

来时阴雨天气,照片只现出黑山黑水,补拍一张,虽不是艳阳高照,但也看到了绿色的山和蓝绿色的湖,远山上的冰雪还能清晰可见。

有一个停车点在离安可瑞之不远的地方,号称美国最美丽的公路,左手边是盘山公路,右手边是海湾和群山。

盘山公路海湾群山(北国散人)
盘山公路海湾群山(北国散人)

虽然回来比去时的天色明亮一些,但还是不能体现蓝天白云时海湾的美丽。只能说一声,可遇而不可求。

下一个项目是观赏马塔努斯卡冰川(Matanuska Glacier)。我们赶到了一个州政府开设的观景点(61°47’58.6″N 147°48’52.6”W),此地提供有野餐的小亭和面对冰川的座椅,走到观景平台上放眼望去,这个冰川和以前看过的冰川真的不一样。大部分的冰川都是夹在两个山峰之间,位于海拔高处。而这个冰川从高山上流下,可以在平地上平铺推进很远而能存活于夏天,说明冰层极厚,冰的体积巨大。

马塔努斯卡冰川(北国散人)
马塔努斯卡冰川(北国散人)

接着,我们来到了伊利亚斯国家公园游客中心(Elias National Park Visitor Center,62°01’09.6″N 145°21’52.7”W)。中心有几个独立的展厅,值得一提的是在展厅的外面有一处看山点,有两个高峰,一个是鼓峰(Mount Drum,3661米),一个是兰格尔峰(Mount Wrangell,4317米)。只可惜看了半天只找到了一个云遮雾罩的山峰,若是晴朗天气,此地一定是看山宝地。

山谷平台(北国散人)
山谷平台(北国散人)

此地还有一个看点是从脚下看下去是一个山谷,再往前是一个高出山谷近百米的平台(参见照片),这个平台部分地挡住了远处的高山,平台的顶部看上去几乎是一条水平直线,看上去也是十分壮观,这种地貌不知有着何种地质理论的解释。

下一站是手摸冰川-沃辛顿冰川(Worthington Glacier,61°10’01.9″N 145°42’10.1”W)。一个半小时后,就来到了冰川的停车场。先是走到了一个远望的观景点,在此地照两张像后,腿脚不好不能远足的人就可以尽兴而归了。我们今天来是要执意摸一摸冰川的,据说这是阿拉斯加最容易摸到的冰川了。看着不远,要走15分钟左右,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虽然小雨绵绵,山路有些滑,撑着伞慢慢走。

沃辛顿冰川(北国散人)
沃辛顿冰川(北国散人)

几分钟上坡路之后,听到潺潺流水声,有冰川就有流水。沃辛顿冰川最著名的景色是这块弧形美丽的蓝色冰块,人们只能摸得到冰块着地的一角。

沃辛顿冰川最著名的景色是这块弧形美丽的蓝色冰块
沃辛顿冰川最著名的景色是这块弧形美丽的蓝色冰块

人们也许奇怪为什么冰会是蓝色的,而这个蓝是如此的迷人。我现在只能说比这还要蓝的冰我们很快就要遇到,不过不是在山上,而是在海里。

走近了冰川,摸到了冰川,尽兴后离去。到了基斯通峡谷(Keystone Canyon,61°03’29.0″N 145°54’49.9”W),公路两边峭壁高耸,公路就在峡谷中蜿蜒穿过,两侧山崖不时有瀑布飞流而下,坐在驾驶位上感受到一阵阵视觉震撼。

新娘面纱瀑布(Bridal Veil Falls,61°04’08.7″N 145°54’00.0”W)是基斯通峡谷之中最大的一个瀑布,在公路的左侧山上,公路的右侧正对着瀑布的就是一个停车场,停车场紧靠着峭壁。

新娘面纱瀑布(北国散人)
新娘面纱瀑布(北国散人)

与常来此地的游客交谈中得知,这个停车场可以过夜。这还真的是个过夜的好去处,我们的猫咪也很喜欢这个瀑布,决定就在此过夜。

第二天,冒着浓厚的晨雾来到了瓦尔笛兹,第一件事就是订好今天或明天去游览哥伦比亚大冰川的船票。瓦尔笛兹人口3,976,主要经济活动是渔业、旅游业和原油转运。瓦尔笛兹的小船港口停泊着五花八门的船只,有私人游艇,有捕鱼船,有海上观光船如露露白丽,有供钓鱼游的游艇,还有出租的皮划艇(Kayak)。

登船的时间就到了,大约有40到50人排队上船。我们乘坐的游艇是露露百丽号。露露百丽号是一艘较新的游艇,船长率领全体服务人员恭迎每一位乘客上船,旅程7-8个小时,船上为每一个游客准备了座位。

出了瓦尔笛兹港(Port Valdez),进入了瓦尔笛兹水汊(Valdez Arm)。这里属于威廉王子海口(Prince William Sound)的水域。游艇一直沿着右手的海岸行驶,第一群遇到的海中居民是可爱的海獭。十几只海獭聚集在一起,都是挺着小肚子漂在海面上仰泳,还把呈蹼状的脚折叠起来露出水面,脸上的表情似乎总是在微笑,它们的前爪宽大有力,一旦抓住鱼就不会让它们逃脱。

可爱的海獭(北国散人)
可爱的海獭(北国散人)

近年来保护动物的呼声甚高,用动物皮毛做衣物已经变成了不时髦,海獭们也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在此处海域了。

眼前景色突然一变,“浮冰!”游客们纷纷跑出舱外,按下相机快门,生怕耽误了此次行程的主要任务–看冰。此时坐在船舱里就能听见船头撞击冰块的声音,以船长的经验,能够做的是挑选冰块最少,冰块最小的航道,控制船行的速度以减小撞击的力量,使碰撞不至于对船头造成损坏。就这样一路驶来,磕磕碰碰,各有特色的冰块从我们的船舷掠过。

这块浅蓝像书架上色的浮冰整齐排列的书(北国散人)
这块浅蓝像书架上色的浮冰整齐排列的书(北国散人)

上图这一块浅蓝色像书架上整齐排列的书一样,那些平行线一般的刻纹是如何形成的?那些平行线的距离似乎也是等距的,这又如何解释?

原来冰川是由雪形成,雪是固态的水,是由非常细小的冰晶组成,通常被人们称之为雪花,但是这些细小的冰晶不能对光线产生足够的吸收而改变“白光”的光谱,而只能反射或透射全光谱(赤橙黄绿青蓝紫),所以看上去是白色。而冰川是由几十米到几百米的冰雪层组成,落在下层的冰雪都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上层的重压之下小晶体的结构遭到破坏而合并成了大块的冰的晶体,这些大晶体会有效地吸收一束“白光”中的长波光谱,例如红色和橙色,使得这束光线只剩下蓝紫光谱,所以这些大的冰晶体看上去是蓝色甚至偏紫。

船舷两侧又喧哗起来,原来我们的目及地哥伦比亚大冰川就要到了。哥伦比亚大冰川被列为阿拉斯加第二大入海冰川(Tidewater Galcier),它的终端宽度是5公里。

哥伦比亚大冰川(北国散人)
哥伦比亚大冰川(北国散人)

而第一大冰川哈伯德冰川(Hubbard Glacier)的终端宽度是7公里多。由于哈伯德冰川位于人迹罕见之地,所以要乘坐大游轮才能到达。

回程的路上大家都安静了许多,回到码头,船长依然是率领全体人员在下船处排成一行向游客致谢并和游客一一握手道别,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真的是令人感动。

回到自己的房车上已是七点多钟,第二天的目标是透克(Tok),美加边境的加拿大一方。

责任编辑:金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