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粉丑闻十年后 中国人仍只相信外国食品

人气 3597

【大纪元2018年10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苏静好综合报导)当张铮(Zhang Zhen,音译)两年前在重庆生下儿子时,她没有足够的母乳。医生张女士建议她给儿子喂食婴儿配方奶粉,虽然当时张铮对婴儿配方奶粉了解不多,但有一点她很确定。她说:“我和丈夫不会考虑购买中国品牌奶粉。”

据marketplace.org网站报导,张铮最终选用了瑞士食品公司雀巢(Nestlé)旗下、新泽西州惠氏营养品公司的婴儿配方奶粉。像张女士夫妇这样的许多中国家庭仍然更信任外国食品。

根据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数据,中国需求最大的四个婴幼儿配方奶粉公司均位于美国和欧洲,占市场份额的40%。它们是:惠氏(Wyeth)婴儿奶粉;现由英国消费品公司Reckitt Benckiser拥有、总部位于芝加哥的美赞臣(Mead Johnson)婴儿奶粉;来自法国达能(Danone)的Nutricia奶粉;以及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Royal FrieslandCampina)的美素奶粉(Friso)。

一系列食安丑闻 使中国人只信任外国奶粉

在中国,因为卫生工作者给予不正确的建议以及婴儿配方奶粉生产商的积极营销活动,造成母乳喂养率在亚洲最低。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统计,2013年前六个月,中国只有21%的婴儿接受母乳喂养。

与此同时,一系列婴儿食品安全问题促使中国家庭购买更多的外国品牌的食品。

2008年,三鹿集团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震惊全球。毒奶粉事件造成6个婴儿死亡、超过30万儿童罹患肾结石和其它并发症。此前的2007年,美国宠物食品中也发现了来自中国的受三聚氰胺污染的成分,引发广泛召回行动。

在2008年三聚氰胺丑闻爆发前四年,中国中部地区至少有十几名婴儿因被喂食假奶粉而死于营养不良。

三鹿在发现受污染奶粉后,仍然销售毒奶粉数个月,直到2008年秋季毒奶粉丑闻才曝光。当时的一项调查发现,中国其它21家婴儿配方奶粉生产商的产品中也发现了少量三聚氰胺。美国当局对中国制造的食品发出“进口警报”。

其后的2010年,中国品牌Synutra的奶粉被怀疑导致三名湖北女婴过早性发育,虽然中共调查认为性早熟和奶粉之间没有关联,但中国消费者依然对国产奶粉感到紧张。

2010年以后,中国消费者都转向购买进口和昂贵的奶粉。他们认为价格越高,产品越安全。

张铮坚持用惠氏奶粉养活她两岁的孩子,而不到两磅的惠氏奶粉价格超过40美元。

张铮女士表示,在没有方法来衡量奶粉好坏时,必须倾听朋友和同事的建议。到目前为止,她的朋友和家人只推荐外国婴儿配方奶粉。

《纽约时报》报导说,许多人也不信任中国生产的宠物食品。在一个连婴儿配方奶粉和儿童疫苗都存在质量问题的国家,宠物的主人们往往认为进口产品会更安全。

“国产粮都是毒粮”,上海附近城市无锡的一位贵宾犬主人伊莱恩‧孙(Elaine Sun)说,“不管他们说有多好,我是不会相信的。”

毒食品泛滥 推动代购市场和跨境电商平台

毒奶粉事件还催生了代购市场。尽管中国有相同的外国品牌出售,价格也不一定便宜,但很多家长不相信中国的供应链,他们认为直接进口婴儿配方奶粉更安全。这些采购代理商在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英国等至少六个国家采购奶粉,造成这些国家的奶粉短缺。

香港曾一度出现奶粉荒,直至港府推出“限奶令”才有所改善,同样的情况最近再次于澳洲上演。澳媒9News近日报导,最近当地父母纷纷表示在超市买不到奶粉,当地中国市场专家说,这个现象和中国代购有关。

澳大利亚Cross Border Management公司中国市场专家CT Johnson表示,澳洲奶粉通常被中国代购人士抢购一空,背后原因是中国国内有太多假货,让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商品失去信心,所以即使澳洲奶粉比中国货贵至少两倍以上,他们仍然乐于购买。

2014年,仅通过跨境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的进口婴儿配方奶粉就达到60亿元人民币(9.6亿美元)。乳制品分析师宋亮(Song Liang,音译)说,这个数字在2017年增加了三倍,达到180亿元人民币(26亿美元)。

一些分析师预计外国奶粉品牌在未来将持续保持主导地位。根据Euromonitor的Cecilia Yang的说法,包括婴儿配方奶粉在内的婴儿食品在中国有价值1280亿元人民币(180亿美元)的市场,预计未来五年将增加到1600亿元人民币(23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都是由外国品牌驱动的。#

责任编辑:李寰宇

相关新闻
袁斌:毒奶粉受害家长抽了农业部长一记耳光
毒奶粉受害家长申诉案再审 被认定无罪
郭利申诉案将于近日宣判 毒奶粉再受关注
毒奶粉患儿父亲广州维权遭保安驱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