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小雨:乌鸦传奇

人气: 22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2018年10月10日讯】“哇——哇”,半睡半醒,迷迷糊糊,好像听到乌鸦的叫声。

乌鸦叫凶的说法在中国民间普遍流行。俗信以为乌鸦是凶鸟,遇之不祥;如当头鸣叫,更是灾祸发生的预兆。谚云“乌鸦头上过,无灾必有祸”。为禳解乌鸦报凶,民间还有各种专门破解的法术,如遇当头聒噪,则蹬足痛骂,旋吐唾沫一口。

相传春秋时,鲁国有个能听懂鸟语的人,名叫公治长,贫而闲居,无以给食。某天有老鸦飞临他家,叫道:“公冶长,公冶长,南山有只大绵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听后寻到山里,果得一只无主的大羊,食之有余。后失主追踪而至,竟诬公冶长偷羊,讼之鲁君,鲁君不信鸟语,遂将公冶长逮捕入狱。公冶长因此蒙受不白之冤。乡邻为他鸣报不平,认为那只老鸦为公冶长招来了灾祸。从此,乌鸦就被视为招灾引祸的不祥之鸟。

在我的家乡,被当成不吉之物的乌鸦另有一个名字:老哇子。老哇子的翅膀在低空中一扇一扇,留下两卷黑色的经书和神一般的预言———关于灾祸,关于生死。人们惶惶不安,尤其是家里有老人病人的。直到有一天,附近死了人,方可释然,小小的松一口气。

乡里乡亲,街头上碰了面,对话一定是这样的——

甲:“我就说,这几天老哇子怎么叫的那么瘆人!”

乙点头应允:“嗯,听说陈家伯爷也快不行了。”

乘着岁月的小舟逆流而上,大多数往事早已成为另一种图腾,但总有一些记忆,隐藏在时光的暗处,把结痂的伤口一次次划开。

三年前,父亲病危,我从福建赶回湖北老家。一连多天,几只乌鸦聚集在我家附近,盘旋低飞,哇哇哇的叫个不停,将我们悲伤疼痛的心,揪成一点一点的碎片,散落在风中。

而父亲下葬后,那几只不知从何而来的乌鸦,突然就飞走了,无影无踪。

乌鸦是吉是凶,坊间还有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说法,说是在唐代以前,乌鸦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是吉祥的神鸟,有“乌鸦报喜,始有周兴”的历史常识传说,汉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同类相动》中引《尚书传》:“周将兴时,有大赤乌衔谷之种而集王屋之上,武王喜,诸大夫皆喜。” 古代史籍《淮南子》、《左传》、《史记》等均有名篇记载。

在国际上,乌鸦的文化形象和中国一样是矛盾的。有的国家视它为死亡和恐惧的代名词,有的国家则把它当成思想和记忆的化身。

但无论是凶是吉,在中国,“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的传说却是历史悠久,传闻乌鸦年老体衰后, 不能觅食,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当年的养育之恩,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

羔羊跪乳我有亲眼看到。乌鸦是否反哺,不得而知,出于对孝道的普遍共识,我愿意相信它是真的。

责任编辑:岳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