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贸易战兵临城下 中共央行与财政部起内讧

何坚

【大纪元2018年07月17日讯】日前中共央行突然猛批财政部不积极,与财政部爆发口水战,令各方惊诧之余,似乎传递出对市场利好的宽松迹象。不过,双方针锋相对的隐晦言语,却在不经意间揭露出,在中美贸易战的压力下,中国经济背后的惊人真相。

央行暗示中共财政“三宗罪”

上周五(7月13日)中共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发表文章《当前形势下财政政策大有可为》,指责财政部太不积极甚至“耍流氓”。

央行在该文中将中共财政从头扒到尾,撕破了中共体制一直以来维系着的不少谎言,主要指出三大问题:

一、减税政策应当落到实处。

央行以隐晦的言辞,揭露出减税政策是减了国企却转嫁税负给民企,“企业和居民缺少实实在的获得感”。

二、地方政府债务应控制,中央财政应加大赤字。

央行揭露出,中共在要求企业、金融部门和民众去杠杆(减少债务)的同时,中央财政收入反而在以“较高的速度增长”,政府不愿增加赤字来刺激经济。

财政收入增长不正是中共一直宣传的政绩吗,为何此时却成为了央行向财政部开火的炮弹?

中共因为多年来用超发货币(货币宽松)刺激经济增长,导致从政府、企业到老百姓都大举借债,经济泡沫已经大到压抑不住的破裂临界,因此近年来大力推行去杠杆政策,意图降低金融风险。

现在全国全民去杠杆,企业难借钱,经营困难;民众借不到钱,无钱买房。而政府从向企业及民众征税中、从卖土地的收入中,赚得盆满钵满,却不愿用这些纳税人的钱去投资基建、刺激经济。

所以,当央行把这个不是秘密的秘密说破时,财政部官员就只能避实就虚,不谈中共财政是否积极作为,而大谈“中国财政赤字口径”的技术问题。

至于说地方债务,央行虽然没披露到底有多严重,但却点明了地方政府的负债(“违规融资”)不受金融机构监管,而且“地方政府事实上是无法破产的”,结果债务“一推了之”,风险最后落到金融机构身上。

三、中共财政应当充实国有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并完善公司治理。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说,中共政府不但对国有银行假注资、空手套白狼,而且还派人“给国有金融机构当‘婆婆’”。央行这一指控不可谓不严重,可以说是又剥掉了一件中共的 “皇帝新衣”。

财政系统反击时又泄底

财政系统官员星期一(7月16日)刊发长文逐条反驳,不过言之无物,倒是不小心又兜出了中共的一些底细:

例如地方政府欠下海量负债,以及蓄意将其转为不计入政府债务的隐性负债,并非“有意赖账不还”,而是“基于中国国情和政治现实”。又例如,地方政府负债乱象中,金融机构是“共谋”或“从犯”。

不过最狠的是,财政系统也打出了一记央行不能还手的重击,就是暗批央行应当有“独立性和权威性”,各司其职。这一招,就如同央行指责中共财政不透明、缺乏公众监督一样,无法辩驳,一争辩就会揭穿问题根源在中共。

央行、财政部为何对撕

中共央行和财政部罕见的高调对撕,所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令市场期待中共财政政策将转向积极,财政支出会增加。不过市场和学术界更期待的,还是财税金融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经济学家高善文在今年5月的演讲中曾提出一个观点,即中国杠杆表面上是金融问题,本质上是财政问题。这个说法,或许能解释央行财政之争的浅层原因:去杠杆所产生的风险责任,到底谁来抗。

去年7月习近平在金融工作会议在上强调金融安全,会议提出“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了央行管理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职责。 2017年11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金融委)成立,副总理刘鹤担任主任,央行行长任副主任,财政部副部长是委员之一。

中共体制内,破天荒地出现两部门公开互掐,与其说是向市场释放出财政宽松的信号,倒不如说是在中美贸易战的强大冲击下,央行不敢再为财政背黑锅,不愿承担加大金融风险的责任。

就在2018年7月2日金融委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称去杠杆过程中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但要除开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负债。

中美贸易冲突愈演愈烈,前景难测,但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却是真真切切的,经济下行压力大增。在这种背景下,中共去杠杆过程中的金融风险大增,而央行又负有稳定金融的监管职责。因此以往政府缺钱向银行要、欠债叫银行背的传统“黑锅”,央行不敢再背。

财政金融根本性变革?中共堵死自己生路

至于说市场所期望的财税金融体制的根本性变革,在中共体制下,只能是一厢情愿的画饼而已。

因为中共无论是财政体制,还是货币政策,都并非基于市场规则和经济规律,而是为了维持中共政权稳定和权贵阶层攫取财富。

因此中国经济问题的体制根源就是中共,中国经济就像是癌症晚期,中共就是癌细胞,包括财税金融在内的经济体制,想要根本性变革就需要杀死癌细胞。

而货币超发、债务和房市这三大危机,在中美贸易战的压迫下,随时都会爆发,炸毁病入膏肓的中国经济。

中共一直以来的所谓积极财政政策,最后都成了从银行手里要钱,变成了货币扩张、借新债还旧债。政府资产是持续膨胀了,但包袱都甩给了银行。而这正是中国经济中货币超发危机的根源。

债务危机中最严重的是地方政府债务,其肇因也正是不对民众负责、不受公众监督的政府自己。#

责任编辑:李昊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