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华 : 中国政治民主化道路的长期性和艰难性

张利华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24日讯】作者以上下两篇文章,探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道路依然路漫漫又荆棘满布的现状与原因。今天刊登上篇,主要是指出中国政治民主进展距离中国宪法规定仍遥远的五大现状。
  
中国大陆搞市场化改革已经20多年了。这20多年的改革呈现给人们的是物质充盈的市场,多姿多彩的生活,人员流动的自由。中国老百姓充分地尝到了市场经济的好处。
  
然而,中国人在品尝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之时也发出了一些不满的声音,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人们对现状不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其中主要的不满情绪是针对一些党政领导干部腐败行为和黄、赌、毒、黑社会现象日益加重而来的。
渴望找到表达利益的有效渠道
  
人们在物质生活改善之后,需要有丰富充实的精神生活,希望对国家和政府的决策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要求对社会中的黑暗现象如腐败、黄、赌、毒等加以严厉制裁和抑制,需要为个人和集体的利益表达找到有效的渠道。
  
国家与社会能不能给公民提供这样的渠道和途径,就要看政治体制的作用了,而人民民主的政治体制应该并且能够给人们提供这一类的渠道和途径。
  
民主政治是人类经过几千年历史发展逐渐孕育出来的一种制度结晶。“民主”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也是社会主义的一面旗帜。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一规定决定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原则。但是,时至今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步伐缓慢,其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距离“人民民主”原则相差甚远。其突出表现在:
  
一、一些党政领导干部民主意识很差,有些人甚至存在着反民主的倾向:
  
在党和国家领导部门中一些身居要职、掌握大权的既得利益者,不愿意进行损害自己利益的政治体制改革,不愿意下放和转移应该交出的权力。
选举很形式化
  
有些领导干部只希望用制度和法律监督制约别人,不愿意让制度和法律约束自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也很形式化,对人民群众负责的代表制度实际上徒有虚名。
  
在领导干部那里,“民主”的口号喊得多,落实得少。“民主”一词在共产党和政府的文件、报告之中出现得不少,但在具体的制度、机制和操作层面上却落实得很不够。
  
二、工人群众很难参政议政:
  
中国宪法规定:“工人阶级是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者。”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则很难看到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企业是厂长经理说了算,工人只是听从指挥,从事生产。
  
社会上,工人属于收入较低的社会群体。在国家层面,由共产党组织、国家权力机关和中央政府做出决策。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的地方则由各级党组织和政府领导说了算。
  
据有关部门调查,企业中有强烈参与意向和愿望的职工只有16%,而近60%的职工则基本上没有参与需要。
  
在社会政治方面,工人阶级的政治优越感更差。据调查,工人中对基层人大代表的选举可能持冷漠态度的比例为被试对象总数的35.9%,高于学生、干部和个体劳动者。
多数农民对政治不感兴趣
  
三、农民群众几乎没有参政议政的条件:
  
中国宪法确立了工农联盟的原则。但就总体而言,中国农民群体的收入最低,文化水平最低,生活状况也最差。直到今天,大多数农民对政治不感兴趣,对自由、人权、民主这些词汇更感陌生,觉得这些东西与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纠纷和争执中,农民更倾向于用“私了”的办法私下里解决,而不懂得用法律和民主的手段解决问题。
  
现行的村民自治,对于强化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增强农民的自我管理能力有一定作用,但是,村民委员会管理农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村委会人员的素质。有好素质的村长和村委会委员,农民的利益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护。若是村长和村委会委员素质较差,或者出现宗族势力或黑社会控制村民委员会的情况,农民的利益就更难得到保障了。
  
另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大批农民离开土地到城市里打工的现象。进城打工的农民处于分散状态,而且流动性很强。这些处于边缘地位的弱势群体,没有什么人和组织来代表他们的利益,也没有什么组织或机构来专门管理他们。对他们来说,根本没有什么民主权利可言。
  
四、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找不到有效的参政议政渠道:
  
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是中国市场化改革中新兴的两个阶层。随着合法地位的存在和经济实力的上升,他们很希望通过参政议政来表达和保护自己的利益,但是,他们在政治上几乎找不到表达自己利益的制度、渠道和手段,有些人只好通过“权钱交易”等手段来实现和保护自己的利益。这就为腐败现象的滋生留下了温床。
  
五、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意识增强,但是民主议事的制度和机制很不完善:

网上言路大开
  
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人们的主体意识和自由观念。社会政治生活的逐步宽松和电子网络技术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发表言论的空间。
  
从事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研究的知识分子,为中国的经济和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而从事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和研究知识分子,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们的科学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还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外交方针和决策提供了有益的咨询和参考。
  
但是,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制度和机制还很不完善。全国和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知识分子的代表有限,缺少讨论、质询和咨议制度。政协和民主党派的参政议政常常流于形式。
  
各种领域里的智囊库机制没有建立和完善起来。全国还没有形成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决策咨询和信息反馈的系统和网络。所以,为知识分子提供的参政议政渠道还很不够。
  
(上篇)
  
作者是中国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主要从事当代世界政治理论研究。

转自《联合早报网》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张先梁: 江泽民的小动作 (11/20/2001)    
  • 上官天乙:结束“党指挥枪”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必要环节 (3/16/2001)    
  • 【纪元专栏】乡村民主实验的真相 (12/27/2000)
  • 相关新闻
    上官天乙:结束“党指挥枪”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必要环节
    韦拓:从下滑到坍塌 国足告别世界杯之路
    林一山:被历史选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林一山:港人何以为信念从没退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