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也应被爱护——浅评中东局势

木兔

人气 8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11日讯】木兔供稿﹕最近,中东紧张局势加剧,以色列成了众矢之的,而巴勒斯坦却成了解放与正义的象征。姑且不论伊斯兰世界,在民主发达的欧洲大陆针对以色列的谴责也是不绝于耳,沙龙被指作刽子手,佩雷斯的诺贝尔和平奖可能被收回,反以示威游行是此起彼伏。

在中国大陆,媒体则是用批判美国的势头攻击以色列,把那些袭击以色列军人和平民的人都粉饰成民族英雄。

对于以色列来说,值得他们暗地庆幸和自豪的是,他们总有一个朋友——美国。

★谁对谁错

☆ 从历史根源上讲:

公元前十世纪,以色列—-犹太王国国王所罗门在首都耶路撒冷建造了第一圣殿,后来犹太王国分裂成犹太和以色列,至公元前七二二年,以色列为亚述人所灭,公元前五八六年犹太为巴比伦所灭,于是犹太人亡国,大多数犹太人开始流浪世界各地。而该地区在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16世纪巴勒斯坦又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到了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巴勒斯坦地区一直为土耳其人占据。为了对抗同德国联盟的土耳其,英国便唆使阿拉伯人反抗土耳其,并承诺于战后建立一个阿拉伯独立王国。

而流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受尽各种迫害,在强烈建国意愿下,于一八九七年成立世界犹太民族主义组织积极从事建国意愿。1917年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并于11月2日发表《贝尔福宣言》:“在巴勒斯坦为犹太民族建立一个由公共法律保障的犹太人之家”。遂使犹太人纷纷返回巴勒斯坦购买土地,准备长期定居。此时,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对立也逐渐升级。1922年,国际联盟通过了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训令”,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民族之家”。

到了一九四六年七月英政府提出一项分治计划,但遭双方反对,联合国于一九四七年十一月又通过另一个分治计划,苏联也投了赞成票。犹太人勉为同意,但阿拉伯人则因居住区域及宗教世仇因素坚决反对。阿盟则早于一九四七年九月十九日在黎巴嫩集会,决议联合国若通过此分治计划,便秘密派兵进入巴勒斯坦。

一九四八年五月十四日,英终止对巴勒斯坦之托管,以色列立即于次日宣布建国,而由于阿拉伯各国一开始就根本反对分治建国,所以联合国分治决议中的巴勒斯坦国一直未建立。同时,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伊拉克五国借口维持秩序,同时进兵巴勒斯坦。

入侵的阿军,兵力装备都占绝对优势,但缺乏统一指挥,各自为战,未有明显战果,双方被迫停战。以色列趁机加强动员,扩充军队,外购军火,重整劣势。由于犹太人教育水准较,组织严密,士气高昂,到了十月双方战事再起时,阿拉伯军已精疲力竭、士气低落,以军便节节进取,企图歼灭来犯阿军,至一九四九年一月八日,英军干预,以军才下令撤退。

再这之后,以阿之间还进行过四次规模较大的战争。阿拉伯为领土、宗教而战,以色列则为生存与家园而战,双方都损失惨重。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阿军由于依然是各自为战,所以虽付出极大代价,却屡次败北。以军则越战越强,成为一只素质高、装备好、战斗力强的部队。

综论:以史为镜,以巴双方都有在巴勒斯坦地区存在的正当理由,也就是说阿拉伯世界应该承认以色列国和保证安全,以色列则应该让巴勒斯坦建国并归还土地。

★以军为何“入侵”

☆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

根据1947年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分治决议的规定,以色列国的面积为1.49万平方公里(分治前巴勒斯坦地区总面积为2.7万平方公里)。但在数次中东战争取得胜利后,以色列完全占领了巴勒斯坦地区。1993年9月巴以签署巴自治协议后,以色列已陆续将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城市的民事管理权移交给巴民族权力机构。

从地形上看以色列北与黎巴嫩交界(边界线约50里),东北部与叙利亚接壤(边界线约48里),东面是约旦(边界线约380里),西南与埃及接界(边界线约161里)。绵长的国境使防守变得非常困难。

以色列中部最狭窄处仅宽16公里,东西最宽113公里,南北纵长则达326公里,如攻击狭窄的中部,即可拦腰切断以色列;另以色列国内几乎无险可守,因此以军应采取向四周争取纵深、速战速决、歼敌境外的作战方针。

☆ 从人口数量上来看:

以色列国人口:625.9万(2000年统计),其中犹太人占76.7%,阿拉伯人、德鲁兹人及其他人占23.3%。

埃及、叙利亚、约旦、伊拉克、黎巴嫩等五国人口1亿778万(1998年统计),其中绝大部分为阿拉伯人。另中东地区的伊郎有6195万人(1998年统计),沙特有2074万人(1998年统计)。

巴勒斯坦国人口:639万(1997年统计)。

以色列人口数量处于绝对劣势,面临兵员缺乏的窘境,不可能维持一支大规模的常备军,对策是全民预备役、快速动员、先发制人、加倍打击、吓阻敌军。☆从资源上看:

以色列土地贫瘠、资源短缺、水资源匮乏。人口的四十五%和工业的八十%集中在海法和特拉维夫附近,战时容易受到重大损失。

中东各国盛产石油,地域辽阔,在战时资源可从后方获得补充。

紧缺的资源和资源的易损性,使以色列不耐大规模的长久战,更不能使战争在自己境内进行。如以色列不对挑舋进行坚决还击,向人示弱,则对方将日益嚣张,反而限自己于被动。

☆ 观察事件的起始发展

……武装分子袭击以平民……自杀式袭击以平民

……以军轰炸极端组织……以军坦克攻击极端武装据点

……沙龙放弃了和谈必须七天“冷静期”的要求(巴勒斯坦连七天的“冷静”都作不到),3月12日,美国提出的明确支持巴勒斯坦建国的联合国决议获得全票通过,14日特使津尼到达中东,同时以军宣布主动单方面停火和撤军,也是在同时再次发生自杀性爆炸事件,造成3名以色列人身亡,另外2人受伤。18日以军全部撤离,26日巴方斥责以方要求停火是“勒索”行为,27日晚,在犹太人“逾越节”时在以色列北部海滨城市内坦尼亚发生的自杀性爆炸袭击,炸死22人,炸伤130多人。在争取实现和平的15天来,23次的巴勒斯坦人的恐怖袭击终于使得以色列人的愤怒达到了极点,28日夜以色列内阁连续7小时开会后决定出重兵打击巴勒斯坦的极端武装势力。又是在同时,阿拉法特亲自发表声明说:巴方已做好实行无条件停火和立即实施“米切尔”计划的的准备。而在过去的两个月中,阿拉法特领导的法塔赫组织旗下的“阿克莎烈士旅”策动的自杀攻击比哈马斯还多。巴勒斯坦的各种国有传媒大肆炫耀恐怖,煽动暴力或对自杀性爆炸手说他们是殉教烈士。

综论:以军最近的行动不应被谴责,因为这只是自卫还击战。战争的挑起者是阿人,阿拉法特作为巴人领袖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如果说巴人山头林立,阿拉法特无法制止,则以色列出兵更加名正言顺)。面对整个阿拉伯世界,作为实际上的弱者,以色列唯有自强。同时也可看出以色列只有在安全得到可靠保证的情况下,才可能会更快和更多地归还土地。另外争议地区应实行国际托管、民族共存。

★ 美国袒护“强者”以色列

☆ 双方支持者

明确支持巴勒斯坦的国家:全世界共有50个左右的伊斯兰国家。占了联合国的四分之一。人口有十几亿。且伊斯兰世界有群体性的排外、仇外倾向。中东各国每年向巴勒斯坦各派提供大量援助(主要是提供武器和给恐怖袭击策划者发奖金、给恐怖组织活动经费)。

“明显袒护”以色列的国家:美国。1987年至今,美国每年向以提供30亿美元援助,其中军援为18亿美元,用以提高以色列的国防能力。

☆ 从思想及人的素质来讲:

以色列是一个民主国家,国民素质较高。理智并盼望和平。有新闻及言论自由,发表不同意见不会受到攻击。

阿拉伯世界中的极端主义要求消灭以色列国,坚决反对中东和平。不断用恐怖活动破坏和平进程和挑起民族、宗教矛盾。经常处死“巴奸”。在阿盟会议前,沙龙提出想参加会议,这本是文明世界解决矛盾的最好方法,可阿盟却说沙龙来了就别想回去。

在伊斯兰会议中,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提议把“用人肉炸弹袭击平民的人视作恐怖分子”,但遭到大多数会员的反对,不仅没有变成恐怖分子,反而被正名为“自由战士”。

中东的十几个阿拉伯国家没有一个是民主国家。对内专制和对外封闭是他们的统治手段。

综论:以色列同台湾一样,面临着强大的外部压力。在国际场合也都处于弱势和守势。但他们都是民主国家(布什的确“口误”,把中华民国说成是台湾共和国)。他们面对的敌人都使用愚民和欺骗政策,挑起极端民族主义情绪,而忽视生命的价值。在人权高于主权的今天,他们理所当然应当受到保护(错不在他们一方时)。

★阿人“为了祖国”类的“圣战”应被唾弃

恐怖袭击是否正当?加拿大全国伊斯兰大会主席穆罕默德-埃尔马斯里问:“上天怎么能让无辜的人去死?上天难道就那么束手无策吗?造物主怎么能让人以神的名义从事谋杀?”

民族解放可以是暴力的正当理由吗?爱因斯坦有一个论断:“民族主义是一种幼稚病,是人类的麻风病。”

“为了祖国”去伤害无辜的人正确吗?罗曼-罗兰向全世界发出尖锐的提问:“公正还是祖国!”“良心,即永恒真理还是祖国?”

一穷二白、历史上一直是游牧民族(跑到哪算哪)、并被异族长期统治的巴人为何如此“爱国”吗?鲁迅在《热风》随感录对中国人的一段评述也可用在阿人身上:“他们向来有点自大。——只可惜没有“个人的自大”,都是“合群的爱国的自大……一阵乱噪,便可制胜。胜了,我是一群中的人,自然也胜了;若败了时,一群中有许多人,未必是我受亏:大凡聚众滋事时,多具这种心理,也就是他们的心理。他们举动,看似猛烈,其实却很卑怯。所以多有这“合群的爱国的自大”的国民,真是可哀,真是不幸!”

巴民族解放机构这个纵容、鼓励自杀式袭击的恐怖政权值得阿人去维护、去热爱吗?陈独秀在《我们究竟应当不应当爱国》中,提倡:“我们爱的……不是政府利用人民爱国心压迫别人的国家。我们爱的是国家为人谋幸福的国家,不是人民为国家做牺牲的国家”。

综论:巴勒斯坦人民应当有一个尊重人权的政府,一个集中力量解决他们的需求-教育和医疗保健-而不去煽动他们的忿恨情绪的政府(布什语)。

可以这么认为,阿以争端的解决,除了要依靠外部力量的积极介入外,更需要阿拉伯世界的政治改革和思想变革(因为偏激、仇外、暴力,并非由于本身的贫穷或愚昧,而是由于统治者的愚民)。阿拉伯世界应放弃宗教、民族上的偏见,不要再护短、仇外。把一切问题都推给美国、推给外部世界是什么也解决不了的。希望有一天,我们能在共同的家园——地球上和睦相处。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布什﹕以色列必须撤军 (4/11/2002)    
  • 简讯﹕鲍尔可望会晤阿拉法特 (4/11/2002)    
  • 遭自杀炸弹攻击 以色列停止从西岸撤军 (4/11/2002)    
  • 欧盟考虑对以色列实施贸易制裁 (4/11/2002)    
  • 美国大学发生”巴以冲突” 警方逮捕79人 (4/11/2002)    
  • 以色列遭受一周来首次自杀攻击 (4/10/2002)    
  • 美俄欧盟及联合国要求终止中东暴力冲突 (4/10/2002)    
  • 以色列军队袭击伯利恒基督教堂 (4/9/2002)    
  • 以色列电台称以军将撤军 (4/9/2002)    
  • IBM警讯拖累道琼 科技类股开盘重挫后反弹收高 (4/9/2002)    
  • 鲍威尔访摩洛哥再吁以撤军 (4/9/2002)    
  • 伊拉克暂停出口刺激油价攀升 (4/9/2002)    
  • 伊拉克宣布暂停出口石油30天 (4/9/2002)    
  • 联合国决议为解决以色列 – 巴勒斯坦危机指出方向 (4/8/2002)    
  • 鲍威尔听取阿拉伯裔美国人对中东局势的看法 (4/8/2002)    
  • 莱斯说美政府高层密集与以色列沟通要求撤军 (4/8/2002)    
  • 布希迫撤军 夏隆不买账 (4/8/2002)    
  • 加拿大阿拉伯裔人示威反以 (4/8/2002)    
  • 俄罗斯加紧中东外交斡旋 (4/8/2002)
  • 相关新闻
    俄罗斯加紧中东外交斡旋
    加拿大阿拉伯裔人示威反以
    莱斯说美政府高层密集与以色列沟通要求撤军
    鲍威尔听取阿拉伯裔美国人对中东局势的看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