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举办生活教育讲座–密西根美华协会与中文学校

人气 1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3日讯】 【本报密西根州报导】三月二十三日﹐美华协会服务中心与密西根中文学校联合举办生活教育座谈“我的ABC经验”﹐该校师生家长职员近80人参与讲座讨论﹐气氛十分热烈。

讲座由美华协会今年刚上任的会长梅振源(Richard Mui)先生担任主讲﹐梅振源任教于Plymouth Canton高中﹐并组织该校亚太裔学生联谊会。梅振源出生并成长于美国﹐父母是移民。他以多年的教育和自身成长经验提供家有ABC(American-born Chinese)子女的家长许多宝贵经验。梅振源的学生出生于台湾﹐成长于美国的Joanna﹐也分享了许多成长中难忘的经验。她至今都十分感谢她的父母在她的中文教育上所做的努力﹐使她能有一些基本中文沟通基础。

讲座还请到了目前在美华服务中心实习的密西根大学社会工程硕士生汤嫣华(Sharon Hong)及同学Jill和Denise发言。三位密大学生首先分享了个人的成长背景及亚裔小孩在求学及家庭教育中常面临的问题﹐其中包括如何在外在环境及移民父母不同的价值观系统里求取平衡的发展﹐以及如何在两种文化中自我认定。汤嫣华提出她曾认为自己是十足的美国人﹐但在成长过程中曾经历过来自外界对华裔的错误刻板印象问题﹐常有人问她类似“你英文为什么那么好﹖”“你吃猫吗﹖”“为什么你的鼻子那么扁﹖”“你会功夫吗﹖”。这些问题虽然不至对她造成太大影响﹐但都使她重新思考自己真正的定位。

出生于香港﹐成长于美国的Denise提到她在此地常被先入为主的认定是“外国人”﹐而回到出生地也被认定是外国人的尴尬。关于这点﹐梅振源提到家长和子女必须知道﹐有些遭遇其实是成长中的必然现象﹐不见得每一桩问题都与种族文化有关﹐不须反应过度。一位密西根中学五年级学生问到﹐同学看了成龙﹐李连杰的电影后﹐对他十分畏惧或开他玩笑﹐使他很不好受﹐该怎么办﹖梅振源说今天许多媒体﹐例如好莱坞的电影﹐为商业考量﹐塑造一些错误的华人形象﹐十分不可取。面临这类问题﹐应坦荡自然的回答﹐那些不是真实或绝对的描述﹐不能用来说明每一个有华裔背景的人。

汤嫣华提出华裔父母常在孩子的学业表现上期望过高﹐也要求孩子尽量少花时间从事功课以外的活动﹐她希望父母们能明白运动﹐社团或社会活动﹐也充满了令人惊奇的学习机会﹐值得父母们鼓励子女参加。此外﹐当有观念上冲突产生时﹐父母应与孩子有双向的沟通﹐并在一些时候信任孩子的选择。

美华服务中心计划将该中心的服务扩展至更多华人聚集的地方﹐使服务更加便利﹐落实更机动。此次座谈是此一构想的第一个具体活动。该中心特别感谢密西根中文学校校长黄炳勋的支持与大力配合﹐使华裔父母与子女之间有这样一次温馨而有建设性的对话。美华中心愿与更多华人组织﹐学校﹐社团有此类互动﹐欢迎有兴趣的社团与美华中心主任陈圣玲联络﹐将想法付诸行动﹐为华人创造福利。 (美华协会供稿)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办公益做桥梁纽约成立华美协会
大陆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学生代表至教育部陈情 希望私校也可互组联盟
新太子党 纵横商场遭白眼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