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倒流,亵渎民主——评董特首“连任”闹剧

杞子

人气 3
标签: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4月5日讯】香港人自一九八八年以来,一直争取政制民主化,本来已有一点眉目,但在中共的严厉箝制下,香港政制已在缓慢地倒退,吞噬了香港多年来所受到的民主意识的熏陶。董特首自动“当选”连任这场闹剧,可说是对民主选举文化的亵渎。

自导自演的“连任”闹剧

“为什么一定要弄一个人出来竞争呢?”

“我认为董先生的民望很高。”

“我们认为他是好的。”

江泽民去年十二月在香港记者面前讲了这些“挺董”的话,传递了中央“一锤定音”的讯息,某方面人士果然心领神会,结果,负责推选第二届特区行政长官的八百名推委会成员,有七百十四人提名董建华,于是,连选举的程序都免了,董建华顺利连任。

第一届特首的圈选游戏,曾成为国际笑柄。当时有一种说法,认为香港的民主诉求必须循序渐进,第一届是小圈子玩意,但第二届、第三届以后,这个小圈子会越来越大,最终会一人一票选出特区领导人……

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天真的,第二届行政长官选举比起第一届来,是严重的倒退,连“选举”的游戏也不搞了,中央钦点,中央任命,一切顺理成章。这台自导自演的“连任”闹剧,有点像现在大陆电视台热播的帝王历史剧一样——天子诏曰,万民只有山呼“万岁”的份儿。

只向北京负责 无视香港民意

老实说,要劳驾江泽民三番四次出面挺董,还出了大骂香港记者的洋相,其实北京还是有一点自知之明的。第二届特首选举,虽然还是八百人的圈选,但事前有种种迹象表明,董建华的“连任”并不乐观,他可能连这八百人也摆不平。特区政府在回归五年来,其政绩乏善足陈,特首的民望一直在不合格的水平线徘徊,虽云与国际经济大环境有关,但执政者只向中南海负责而无视香港民意,是关键问题。然而,经过北京几个月的“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终于弄出个江泽民所期望的“无人竞争”局面。说来也够可悲,今时今日,不要说民主选举,连“自己友”的选票也害怕中途变卦,索性就来个“直接选举”——助选团一个一个电话找推委会成员签名,人数够了,“选举”也就完成了。

时光倒流三十年

港人自八八年以来,一直在争取政制民主化,本来已有一点眉目,但在中共的严厉箝制下,香港政制已在缓慢地向后倒退,吞噬了香港多年来所受到的民主意识的熏陶。这场特首“连任”闹剧,是对民主选举文化的一种亵渎。如果有意参选者只找所需数目的选委提名成为候选人,理论上和程序上,选委仍然可以在正式的投票中,以不记名方式,自由地表达政治选择,即使候选人因只有单一提名而自动当选,也没有破坏投票选举的精神。但在中央高调支持下,董建华找了七百多位选举委员来作一次“记名的投票”,完全违反了现代民主选举的制度和精神。这种“忠不忠,看行动”的选举,令人有时光倒流三十年的感觉!

“颠覆法”势在必行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董建华当然不算新官了,他过去的三把火是:建八万五居住单位,人大释法,母语教学。这次“连任”,又有哪三把火呢?

(一)《基本法》二十三条订明特区自行立法禁止叛国及颠覆等行为,但是否需要制订这条充满灰色地带的条例,回归以来一直引起激烈的争辩。随着董建华的连任,北京方面已认为“时机成熟”,看来不久将成为事实。

香港人为什么对这条法例恐慌?因为这条“叛国及颠覆法”是引入大陆的法律,而大陆的“叛国及颠覆罪”十分抽象和随意性,是中共压制人民民主诉求的恶法。香港回归以后所发生的人大释法、法轮功等风波,令特区政府很是被动,如果有《基本法》二十三条在手,就可以名正言顺“依法办事”。

“高官问责”为一言堂开路

(二)董建华不止一次为高官问责制放风,也是他连任后首要的工作。

表面看来,高官问责制类似当年港英政府提出的部长制,本来是政制改革的一部分,不过董建华将其抽离于整体而单独“改革”,显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董建华过去在推行新政策时,在内部不能“统一思想”,只有大动手术,才能彻底铲除港英时代留下的“不听话”的公务员。没有民选议会机制,等于为特首“随心所欲”大开绿灯——官员只向特首负责,而特首不用向人民负责,到头来岂不是一言堂政府?

联系汇率是经济致命困结

(三)香港的经济走不出谷底,除了产业空洞化,看不到前景之外,还有一个致命的困结——联系汇率。

香港联系汇率在一九八三年实施,当时中英双方正为香港的回归问题展开谈判,香港前途不明朗,使港元波动,港元曾由6.x兑一美圆,下滑至9.x兑一美圆。当时政府便决定以联系汇率来挽救港圆。此法的确奏效,由于投资者不用担心资产价值的变动,便安心把资金投入香港,结果香港的经济在政局并不稳定的情况下仍保有金融中心的美誉。

然而,九七年金融风暴之后,东南亚各国纷纷把货币贬值,以增强其出口贸易的竞争力,相对之下,港币便显得昂贵,香港因此必须承受房地产价格下跌、工资下降的痛苦。虽然不断有人提出废除联系汇率之议,但北京为了证明“一国两制”的可行性﹐以为借此制度就可以捍卫港元,多次否定港元与美元脱??的建议。

不久前阿根廷发生的经济危机,令某些人如梦初醒,原来联系汇率不是万应灵丹,那么,坚持联系汇率制会不会使香港重蹈阿根廷的覆辙?

近日有权威的国际基金顾问表示看淡港元,引起港元汇价波动。与此同时,传出了董建华已在着手研究困扰香港多年的问题,其中包括联系汇率。虽然此说遭港府否定,但财政司司长梁锦松公开表示,港元和美元的联系汇率是“阻碍香港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不灵活因素”。只是在目前经济环境下,要维持香港经济的稳定,政府不会对联系汇率有所改变。

但是严峻的现实是,香港已出现结构性财政赤字,不消几年,将令外汇储备用尽,届时联系汇率将会不保。这个难题一日不解决,阿根廷式危机的阴影便会在香江上空徘徊。

──转自《争鸣》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文章
    

  • 香港市民指董建华并非民选 不代表港人利益 (4/5/2002)    
  • 港府办事能力逊中央澳门 (4/4/2002)    
  • 特首未报茶会开支选举处被轰 (4/4/2002)    
  • 七成半香港市民支持二零零七年普选特首 (4/3/2002)    
  • 董收部长热门人政治捐款 (4/3/2002)    
  • 霍英东澳娱股份60亿售赌王 (4/2/2002)    
  • 宿敌言和 伊拉克 科威特首签互不侵犯协定 (3/29/2002)    
  • 香港特首董建华接死亡恐吓 (3/28/2002)    
  • 李良﹕以一己私利害一方百姓 (3/25/2002)    
  • 中央政策组将直属特首办公室 (3/22/2002)    
  • 港人大代表斥特区政府无大脑 (3/21/2002)    
  • 香港特首将变相掌库房锁匙 (3/20/2002)    
  • 特首造像=吊死老鼠﹖ (3/19/2002)    
  • 于浩成﹕“一国两制”终将名存实亡 (3/18/2002)    
  • 立会叫喊梁国雄古思尧藐视罪成 (3/14/2002)    
  • 医管局解财赤最少需三年 (3/11/2002)    
  • 董特首坦然钦点成功 (3/5/2002)    
  • 李怡:中国政协、人大“两会”闷戏 (3/5/2002)    
  • 曾荫权放权成全特首 (3/4/2002)
  • 相关新闻
    曾荫权放权成全特首
    李怡:中国政协、人大“两会”闷戏
    董特首坦然钦点成功
    医管局解财赤最少需三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