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学生拖延的十二大理由

无论是对学习课题的学习,还是对第二天要交的作业,拖延已经成了许多学生的常规生活方式。(Fotolia)
人气: 1620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0年08月14日讯】(大纪元记者李路明澳洲悉尼编译报导)不论是等到学习课题截止日期前一天晚上才开始学习,还是到晚上10点才开始做明天要交的作业,拖延已经成了许多学生的常规生活方式。对于父母来说,这种情形非常令人沮丧,因为很容易避免这种情况发生。经常会听到父母说,“如果刚回家时就开始做作业,现在早该完成了,现在,你得熬到半夜!” 。

学生为什么会拖延?

1、忘记做作业。

无论是何种原因,比如缺课、在老师留作业时分了心、没有记下来或者忘记看班级网页,有时学生会把作业留到最后一刻,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有什么功课要完成。直到有朋友在最后一天提起或直到第二天早上走进课堂,他们才能发现。从技术上讲,这不应该归类为“拖延”,因为学生并没有抵触作业,而是他们根本就没意识到有作业要做!但这绝对是导致拖延的常见原因。

2、缺乏对课程期望结果的了解。

当学生对作业感到困惑,或者不完全了解作业背后的要求,他们通常会把作业推迟,希望以后能更好地理解作业。尤其是那些不知道如何做作业或对作业不确定的学生。不幸的是,当他们在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晚上看作业题时,通常也得不到更多的信息,也没有时间向老师请教。

3、乐观估算时间。

在大多数情况下,乐观是一种美好的品质。但是,如果要估算完成一项课题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对时间的乐观可能会带来很大的问题。学生通常会高估距离完成任务所剩的时间,而低估了实际完成任务所花的时间。这导致他们没能留出足够的时间完成工作。

4、宽松的截止日期。

如果教师不执行最后期限,也不给迟交作业的学生任何惩罚,那么学生会发现最后期限并没有意义,因此不再认真对待。如果没有有效的后果,截至日期就会被随意当作内部截至日期,尽管有所帮助,这在阻止拖延方面并不凑效。

5、对作业无从下手。

当学生将论文或项目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一系列的步骤来考虑时,他们可能会感觉不堪重负,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从而导致拖延,直到最后的期限近在咫尺。他们并不是害怕没有足够的时间,而是对作业不知从哪里开始做。

6、不佳的学习惯例。

学生在放学后的惯例通常是习惯性的。一旦建立起来,他们便会自动遵循,很少会有意去思考。例如,在放学后学生想休息一下,有时打开电视,这会导致拖延,因为很难将电视关上。或者将最难的功课,学习和长期的课题留到作业截至日期前,这样的习惯也会导致拖延。

7、分心。

有时学生为了完成自己的作业而留出时间,但最终却因其它事情而分心。这些干扰可能是外部的,比如看脸书和发短信等,也可能是内部的,比如他们自己的想法和冲动。无论哪种干扰,都会占用原本应该专心学习的时间。

8、不堪重负。

当一项任务看起来非常复杂或耗时,光想一想都会令人感到害怕并且有压力时,学生常常陷入拖延的陷阱。不幸的是,拖延会让他们开始做课题时适得其反,因为课题本身的难度加上没用充足的时间,会让学生陷入困境,他们感到如果早一些开始做的话,就不会有更大的压力。

9、完美主义和对失败的恐惧。

专注于使自己的课题 “完美”,对犯错误或“搞糟事情”感到紧张,或害怕被批评的学生,经常担心自己的作业做得不正确,为避免在尝试做这个项目时感到焦虑,他们通常会推迟。这可能导致越在截止日期临近时越不愿意做课题,这似乎是不合理的行为,因为他们更有可能无法漂亮的完成。直到最后,已经非常接近截止日期,不再有可能做出理想的项目了,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交出不完美的作业或什么都不做。

10、难以调节情绪。

最近的研究表明,拖延并不一定是我们曾经认为是时间管理上的问题,更多的与情绪调节困难相关联。在做作业时感到无聊、疲倦、沮丧或紧张的学生,为了缓解自己的情绪,通常低估作业的重要性,“没什么大不了;它不会太影响我的成绩。” 为了分散注意力,他们会让自己做一些有趣,更有回报性的活动来改善心情。

11、承诺过多。

如果学生预定活动很多,很少有空闲时间,好像生活被一连串的义务和琐事牵绊,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他们可能会使用拖延作为一种为自己人为地创造“空闲时间”的方法。不幸的是,这种“空闲时间”通常不太令人满意,它还伴有一种内疚感,因为人们回避了他们“应该”从事的工作。

12、学习抵触。

当学生把作业当成不合情理的老师或强制的父母来强迫他们完成时,他们有时会用拖延作为一种反叛形式。当学生认为作业是他们“必须”做的事情,而不是他们来选择去做的事情,他们更倾向于拖延。 拖延成为了他们对“应该”完成工作的一种对抗,对老师或家长传达出“你无法让我做到”的信息。

责任编辑:瑞木悦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