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副外长:中共打压我国对欧洲是个警钟

人气 698

【大纪元2021年11月04日讯】(大纪元记者陈霆综合报导)立陶宛副外交部长周三(11月3日)表示,北京对待立陶宛的态度,是给欧洲的一记“警钟”,他呼吁欧盟面对中共政权时,必须团结一致。

今年8月,立陶宛批准台湾在首都设立一个“台湾”代表处。这一名称触怒了北京,北京坚持认为,这个自由的岛屿是中国的一部分,要求使用“台北”来代替。

这场外交龃龉迅速升级。尽管维尔纽斯强调此举并不代表挑战“一中原则”,但这个举动,被许多人认为是朝向最终正式承认台湾,所迈出的潜在第一步。

随后,北京要求立陶宛撤回其驻华大使。

这个仅约300万人口的国家,今年还退出了中共主导的“17+1”机制,并敦促其它国家也一并退出,促进欧盟真正的团结。

对北京的紧张关系,导致两国贸易中断,北京也中止了“一带一路”之下原本要连结到该国的货运列车,立陶宛食品出口商正在申请的新许可证也遭暂停。不过,至少到目前为止,立陶宛似乎不打算退缩。

据路透社报导(链接),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长普兰克维丘斯(Arnoldas Pranckevicius)在美国华府一场安全论坛上说:“我认为,在很多层面上这都是一记警钟,尤其是针对欧洲人,这让他们了解,如果想要捍卫民主,就必须起身对抗。”

普兰克维丘斯说,为了让欧洲获得世界信赖,成为美国的合作伙伴,它必须“团结面对中国”。

他表示,中国正试图杀鸡儆猴,因此“西方社会、美国和欧盟如何反应是一个原则问题”。

目前,只有15个国家与台湾有正式的外交关系,在其它国家台湾有事实上的大使馆,这些大使馆通常被称为“经济文化代表处”,并使用“台北”这个城市为名,以避免提及台湾本身。

普兰克维丘斯补充说,立陶宛退出“17+1机制”不是反中国,而是亲欧洲。

他说:“我们必须口径一致,否则我们就无法取信于人,无法捍卫我们的利益,也无法与北京保持对等的关系。”

此前,美国政论杂志《政客》(Politico)指出,立陶宛并不是第一个与北京发生外交纠纷的欧盟国家,但它的不寻常之处在于,它在这场争吵中几乎没有损失。(链接

事实上,许多欧洲国家与中国有频繁的商业往来,或依赖中国投资。相比之下,立陶宛与中国的商业联系很少。

报导中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立陶宛官员说:“你能相信我们在中国的投资,比中国在立陶宛的投资多10倍吗?”

他表示,在各国投资中,只有300万欧元来自中国。相比之下,立陶宛公司在中国投资了近4,000万欧元。

出于安全考虑,立陶宛一直在阻止中共国企在该国投资。

“中国有兴趣在我们的基础设施和其它部门进行更多的投资,这些都是国安方面的敏感问题”,立陶宛总统瑙塞达(Gitanas Nausėda)说,“但我们对这种战略投资有一个国家筛选系统。”

责任编辑:叶紫微#

相关新闻
忧中共审查 立陶宛拟禁“不可信”手机
立陶宛国会团12月访台 要反对派认识台湾
立陶宛经长:驻台经贸代表处拟明年初设立
签署六项MOU 龚明鑫:台湾与立陶宛将互设代表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