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中共“不对称脱钩”吸外资 增强西方对中依赖

许多华尔街公司获得新执照,大举扩展在中国的业务。图为华尔街路牌。(Spencer Platt/Getty Images)
人气: 76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1年12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赖意晴台湾台北报导)英国《经济学人》指出,中国叫车平台“滴滴出行”从美国下市的计划,可能引发其他在美上市的中国企业跟进,然而,这并非中共当局的挫败,他们也非寻求金融孤立,反而正在开放并诱使西方银行、保险公司和基金经理进入中国市场。文章指出,北京正施展“不对称脱钩”战略:在降低对西方的依赖之际,同步增强西方对中国的依赖。

《经济学人》12月11日报导指出,中共数十年来容忍、甚至鼓励企业在其他国家的市场募集资本,当1993年中国第一家公司在纽约挂牌时,跨境上市得到了当局的认可,他们承认美国市场的资本成本较低、老练的投资人较多,还有公司治理较佳。中共监管机购甚至对“可变利益实体”(VIE)架构视而不见,允许中国科技公司规避国内法规对外资持股的限制,寻求在美上市。

然而,过去2年情势有所转变。在美股市值最高的中企“阿里巴巴”2019年寻求在香港2次上市,如今滴滴更进一步,彻底退出纽约证交所,同时,透过VIE的新上市案可能被禁止。报导解释,转变的原因之一是锁定中企的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HFCAA),即要求外企揭露审计细节,否则将被强制下市。

文章指出,不要误以为这是中共的挫败,中共并未切断与全球金融的关联,反而开放内地市场,吸引西方银行、保险业者与基金管理人进入。

中共大举吸引外资 逾千亿美元流进中国

许多华尔街公司获得新执照,大举扩展在中国的业务。摩根大通对中国的跨境曝险自2019年以来已上升9%,而过去3年,外国证券投资则倍增至1.1兆美元(约新台币30.5亿元)。即使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共同富裕”的政策下大力打压科技巨头,2021年前9个月仍有超过1千亿美元流入中国市场。

文章指出,中共希望能够两全其美,也就是获得全球资金和专业知识,不过,从中方角度来看,存在明显的风险。中国国内市场在某些方面仍是陌生的领域,外国投资者可能不会投入那么多资金,因为他们担心货币管制、监管机构的不公平待遇以及被征用的风险,然而,最终中国市场的巨大规模和企业的深度意味着他们很难说不。

文章解释,不对称脱钩引发两个问题。首先,美国的方法是否奏效?越是严惩中企,不管是在美上市的公司或采购美国高科技元件的中国公司,就越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削弱美国先发制人的力量,而使美国的全球影响力降低,而非增强。

其次,中方也在其他领域应用不对称战略,从大宗商品产业以及科技领域已可见一斑,前者是有更多相关交易在中国,后者则是中共致力发展本国半导体。但中国最明显的依赖是对美国货币的依赖,美国货币用于大多数跨境支付,并使其面临制裁和排斥威胁。

责任编辑:唐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