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竹市西大路地下道启用44年来首度大规模整修 

新竹市西大路地下道是市区连接科学园区的重要道路,启用至今44年出现漏水、行人空间不良等问题,市府投入8千多万元进行大规模整修。(竹市府提供)
人气: 176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2022年04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林倩玉台湾新竹报导)新竹市西大路地下道是市区连接科学园区的重要道路,启用至今44年来首度进行大规模整修,今(12日)举行开工典礼。新竹市长林智坚出席典礼时表示,西大路地下道出现漏水、行人空间不良等问题,市府投入8千多万元,邀请曾操刀前后站、东大路地下道的“地下道达人”云开建筑师事务所,透过设计力导入打造新城市通廊,预计今(2022)年底完工。

林智坚表示,西大路地下道尖峰时段每小时汽机车流量高达2,200多辆,但44年来却没有大规模整修。因此,市府自2019年启动规划设计,但积极争取中央补助都未果,特别感谢新竹市议会支持,今年改市府自筹8,200万元,进行大规模整修,期盼改造后能让民众使用上更便利。

林智坚强调,他上任后陆续启动多项大型公共建设,如新竹市立马偕儿童医院、公道三、香山综合休闲运动馆、大坪顶永恒之丘,还有今开工的西大路地下道等,透过设计力导入公共建设、翻转城市,更照顾好民众需求。

新竹市西大路地下道是市区连接科学园区的重要道路,启用至今44年来首度进行大规模整修,12日举行开工典礼,预计今年底完工。
新竹市西大路地下道是市区连接科学园区的重要道路,启用至今44年来首度进行大规模整修,12日举行开工典礼,预计今年底完工。(竹市府提供)

工务处表示,西大路地下道长150公尺、宽14公尺,因墙面裂缝造成地下水渗漏形成壁癌,且位处低洼排水不佳,人行步道常见湿滑、积水阴暗;既有格子梁结构在两侧邻房及地下水压等侧向压力造成隆起现象、路面柏油状况差、加上照明不足,给人阴暗、潮湿、治安死角的印象。

工务处指出,此次改建计划包括硬体设施加强、整体防水、增加照明设施、补强结构、修补钢筋外露、地下道原有栅栏及淹水管制系统重建等,并将整合地下道机、车、人行道景观,整体空间环境美化,将以温暖明亮的木质色系,全面点亮地下道,营造新的城市景观通廊。

工务处说明,施工期间交通冲击减轻措施如替代道路、宣导措施,将分阶段宣导,预计4月底开始,白天非交通尖峰时段,采局部封闭一个车道施工,开工与完工期间视需要夜间封闭道路施工,暑假期间则将全封闭45天。

竹市西大路地下道启用44年来首度大规模整修,工务处表示,此次改建计划包括硬体设施加强、整体防水、增加照明设施、补强结构、修补钢筋外露、地下道原有栅栏及淹水管制系统重建等。
竹市西大路地下道启用44年来首度大规模整修,工务处表示,此次改建计划包括硬体设施加强、整体防水、增加照明设施、补强结构、修补钢筋外露、地下道原有栅栏及淹水管制系统重建等。(竹市府提供)

责任编辑:唐音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