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二代创绘《这不是我的家》分享文化认同

人气 402

【大纪元2023年03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徐曼沅喜瑞都报导)父母来自台湾的年轻华裔第二代游之仪(Eugenia Yoh)和张为(Vivienne Chang)于2019年在台湾学生组织举办的校园派对上相识,她们发现彼此都喜爱台湾的美食、文化和浓厚的人情,两人也都很喜欢“儿童读物”,于是开始合作创编儿童绘本《这不是我的家》(This is Not My Home)。

2023年3月6日,喜瑞都图书馆举办的《这不是我的家》签书会大受欢迎,左为游之仪。(徐曼沅/大纪元)

3月6日(周一),游之仪在喜瑞都图书馆(Cerritos Library)举办签书会,获得热烈反响。签书会大排长龙,直至图书馆临近闭馆、工作人员频频催促方告结束。游之仪去年刚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毕业,主修传达设计,尽管她目前在北加州工作,但仍乐于与南加州社区分享她的故事。

2023年3月6日,游之仪在喜瑞都图书馆分享《这不是我的家》的创作故事。(徐曼沅/大纪元)

《这不是我的家》描绘一名在美国出生的小女孩莉莉(Lily)搬回台湾居住的心路历程。开始莉莉对于自己得离开美国的朋友和学校,与母亲去照顾在台湾的祖母感到不适应。莉莉不喜欢新家,不喜欢台湾拥挤的市场、奇怪的食物,也不喜欢需要蹲着使用的厕所;台湾的学校、夜市和所有的一切都让莉莉愤怒和痛苦。但在母亲的引导和家人关爱下,莉莉找到了自己的认同。书虽以“这不是我的家”为题,但最后莉莉开始认同台湾,喜欢上台湾的人与文化。

游之仪表示,莉莉的故事原型来自好友,是真人实事改编。这本书不只涉及台湾人,许多移民后代,甚至是不得不搬家的孩子,都可以在莉莉身上找到相似的经验与感悟。

书中描绘了台湾的很多生活情境,游之仪的母亲张雅慧对女儿的成就感到高与、光荣,她说:“游之仪小时候就喜欢绘画,但不喜欢去复制,她有很多想像力,画了很多小孩和动物。”于是她鼓励女儿适性发展,发挥天马行空的想像力,朝着艺术设计专业迈进。

在高中读书时,游之仪就为学校义卖的挂历设计过插画,毕业后也会回到学校参加义卖。疫情期间,她设计了台湾“六都之美”的防护口罩。为了更深入认识台湾,游之仪还走访台湾的城镇村落,搜集了不少资料。母亲张雅慧说:“她对台湾的感情,对不同文化的接受,其实让我很感动。”

游之仪设计台湾六都之美的口罩。(张雅慧提供)
游之仪设计、插画的2023年挂历。(张雅慧提供)

喜瑞都前市长金凯莉(Coral Chen)担任签署会的引言人,她很高兴看到华人子弟、在地方成长的优秀青年能有这么好的发展。她说:“这是公开出版的儿童绘本,可以在各大书店和网络上购买,是难得的机会。”金凯莉的小孙女也很喜欢《这不是我的家》,她认为这本绘本有助于华裔第二代、第三代接触自己的文化。

2023年3月6日,签书会的引言人、喜瑞都前市长金凯莉(左)介绍游之仪的绘本《这不是我的家》。(徐曼沅/大纪元)

排队等待签书的Claire虽然在台湾出生,但已在美定居逾20年。她说:“我看到插画眼眶就红了,我自己童年也有类似的遭遇。”在美国住久了,渐渐觉得台湾不是自己的家。Claire认为《这不是我的家》不仅是给儿童阅读的绘本,也会感动很多大人。

参与签书会的除了孩童与家长,还有许多祖父母为了孙子来排队。一名台裔移民说:“我是特别为了孙子来签名,想要让小孩更了解台湾。”他说,虽然故事主角一开始觉得台湾不是自己的家,但后来觉得台湾才是自己的家,这是很有趣的心路历程。

游之仪告诉大纪元记者,她将与张为着手创作下一本书,内容是“妹妹与哥哥”的故事,书中将有美国和亚洲不同的生活情境。她说:“这是一本关于每个人的夏日故事。”

游之仪现在是专业的儿童读物插画家,在旧金山为出版社设计儿童书籍封面。而同样就读于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主修商业的张为,将于今年5月毕业,她已经接受纽约摩根大通创新分析师的职位。虽然两人追求的职业截然不同,但她们将持续热爱儿童绘本,并继续创作。◇

责任编辑:呈文

相关新闻
大鹏联谊会举办中华民国空军 814 胜利纪念日讲座及签书会预告
橙县、圣地牙哥侨校与华语文中心喜庆元宵
洛杉矶荣光联谊会换届 空军虞若玺接任
感动兔高美特展 从文化色彩看见台湾之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