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立陶宛学者至桃疗参访交流 推动人权保障

桃疗推动人权座谈会与谈者(由左至右)人约盟执行长黄怡碧、立陶宛Dainius Pūras博士、医福会副执行长李新民、社家署儿少组组长林资芮、心健司简任技正李炳樟。(桃园疗养院提供)
人气: 138
【字号】    
   标签: tags: , , ,

【大纪元2023年06月29日讯】(大纪元记者徐乃义台湾桃园报导)行政院由卫福部安排邀请国际人权专家Dainius Pūras博士及人权公约施行监督联盟(人约盟),至北区儿童之家及桃园疗养院进行参访与座谈,与会者有行政院人权处、心理健康司、社会及家庭署、医院及社福机构管理会(医福会)等代表,就儿少安置机构与精神科专科医院有关儿少人权保障之国内外现况与议题,进一步讨论与经验交流。

立陶宛学者Dainius Pūras博士(中)于座谈会中分享如何兼顾儿童医疗需求及其人权之理念与经验。(桃园疗养院提供)

来自立陶宛维尔纽斯大学的精神病学博士Dainius Pūras,过去曾担任联合国儿童权利委员会委员及联合国健康权特别报告员,长期关注全球精神健康与人权的议题,并致力于推动精神医疗服务与政策的改善。

行政院为推动人权保障,邀请国际人权专家Dainius Pūras博士及人权公约施行监督联盟至桃园疗养院进行参访交流与座谈。(桃园疗养院提供)

Dainius Pūras博士于座谈会中表示,联合国非常重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及其人权,重视儿童为自己发声的权利,认为儿童精神医疗的服务,需要透过观察、对话与沟通,聆听孩子的想法,理解他们的经历、身处情境与脉络,依据不同的年纪、身心发展而有不同的处置,并思考除了药物以外,是否还有其它治疗方法,以维护儿童身心健康并保障其人权,因此Pūras博士亦十分肯定桃园疗养院对于有特殊需求的儿童青少年,除了药物治疗外,亦提供了精致的个别会谈、多元的团体治疗以及与家庭、学校、社区连结的服务模式。

医福会副执行长李新民(左)致赠立陶宛学者(右)参访活动当日相片作为纪念。 (桃园疗养院提供)

心理健康司简任技正李炳樟表示,为呼应联合国身心障碍者权利公约(CRPD)及儿童权利公约(CRC)保障人权之精神,《精神卫生法》已于去年底修订完成,目前正与专家学者、临床界、人权团体等针对27项子法规进行讨论,下半年将举办说明会,邀请各相关单位一起来对话、发声,了解彼此观点,并为保障病人权益建立共识。李炳樟简技于会中亦感谢人约盟长期对精神病人的关注,并促成此次参访活动,让立陶宛与台湾精神医疗界、临床界与专家学者有机会交流,相信对未来精神卫生法子法规的修订将有莫大助益。

人约盟执行长黄怡碧在座谈会中提到,“目前有许多社会问题被医疗化,故期许医疗界透过医疗专业作为社会改变的火车头,如同此次参访过程看到的桃疗一样,持续发展更多重要、有意义,并能够让权利主体有机会参与的社区型外展计划,作为公卫人、医学人对社会的贡献。”黄怡碧进一步引用《世界人权宣言》起草者之一爱莲娜·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1958年发表的演说,呼吁社会大众以同心协力的行动,从离家不远的地方开始推动人权,因为“学校、农田、工厂、家园等这些地图看不到的小地方,正是平凡大众追求公平、正义、均等、尊严的地方。”让普世之人权价值得以生根、发芽。◇

责任编辑:黄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