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融信托陷危机 投资者忧中国版“雷曼时刻”

人气 2727

【大纪元2023年08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婷综合报导)中国信托业巨头中融信托陷入财务危机,未能完成信托产品的兑付,加剧了市场对中国房地产低迷可能引发更广泛金融危机的担忧。目前危机四伏的局面也让投资者担心中国版“雷曼时刻”的到来。

中融信托是一家大型金融产品销售商,截至2022年底,其管理资产相当于1080亿美元的资产。中融信托的危机成为市场最新的担忧。根据证券交易所的备案文件,该公司最近未能就其管理的四种信托产品向三家中国上市公司支付总计相当于1,400万美元的利息和本金。

信托基金通常从富有的个人和公司筹集资金,用于投资股票、债券、房地产项目和其它资产。中国信托业管理的资产总额为2.9万亿美元,长期以来一直是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来源。中融信托的年度报告显示,该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中,去年房地产的占比为11%。

中融信托在2022年购买了至少10个房地产项目的股份,押注未完工的房屋最终将产生现金。但到迄今为止,中国房地产市场反弹尚未实现。

中融信托的最大两家股东分别是国有企业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和民营资产管理公司中植企业集团,后者在业内规模数一数二。

中国版“雷曼时刻”

《华尔街日报》说,中植集团拥有多家财富管理业务。如果他们的还款问题和违约滚雪球般增加,可能会危及更多出售给中国众多公司和富人的投资产品。

在社交媒体上,一些投资者表示,他们没有收到中融产品和中植其它部门所承诺的付款,并向当地政府投诉。两家公司都没有对这些指控做出公开回应。

《华日》援引Gavekal Research分析师Xiaoxi Zhang的话说,“中植是一个黑匣子。他们没有定期披露信息,这是一家民营公司,一些投资者不知道他们投资的是什么类型的资产。”

中植集团陷入困境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其与房地产行业交织程度的担忧。

“令人担忧的是,‘雷曼时刻’即将来临,威胁到中国金融体系的偿付能力。”Zhang在本周早些时候的一份报告中写道,尽管她认为,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由于投资者对中国低迷的经济和中国房地产危机的普遍担忧,许多中国股票和公司债券的价格本月大幅下跌,香港恒生指数在从近期峰值下跌逾20%后于周五跌入熊市区域。

长期以来,经济学家和研究分析师一直在争论什么可能导致中国发生类似于2008年华尔街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倒闭的事件,这场倒闭给美国和全球金融市场带来了冲击,并在随后的几年里产生了影响。去年,中国的抵押贷款风波以及中国恒大集团2021年的债券违约,引发了投资者对中国金融系统中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的担忧。

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截至第一季度末,中国信托基金对房地产行业的敞口仍相当于约1550亿美元。野村证券表示:“在我们看来,这种情况现在正面临巨大威胁。”

野村补充说,信托基金对金融市场的敞口要大得多,这增加了蔓延的风险。

彭博社说,中植集团已在幕后聘请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KPMG)来执行可能是旷日持久的重组过程。潜在的资产出售可能会给更广泛的市场带来压力。

中植的麻烦也引发了抗议,促使全国各地警方威胁中植客户不许参加。

策纬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分析师丁尼‧麦克马洪(Dinny McMahon)说,“当投资者开始失去信心时,一家公司继续筹集新资金的能力就会突然变得更加困难。”“那么违约的可能性就会变得越来越大。”

习近平面临的又一个挑战

彭博社说,这场动荡是习近平政府面临的又一个挑战,因为政府已经在努力应对经济疲软、房地产暴跌以及与美国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这也提醒人们,在不透明的中国金融体系中,可能会出现不受欢迎的意外,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担心中共不可持续的债务问题。

BK资产管理公司董事总经理Kathy Lien周四在接受BNN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说,随着越来越多的基金错过支付,“这个问题只会愈演愈烈”。“它们(中共政府)能做的只有这么多。”她称这是一场“信任危机”。

数据提供商“用益信托”(Use Trust)的数据显示,中融信托今年将有270种产品到期,总价值达395亿元人民币。

据彭博社报导,中国北方的一个名为Joey的客户投资了约200万元人民币(超过25万美元)购买了四种中融信托的产品,收益为4%至6%。几个邻居也投资了。她现在想知道,在中融信托6月份停止付款后,她是否还能拿回钱。他们拜访当地监管机构和警方也毫无结果。

“我们非常绝望。”Joey说,“我们可能别无选择,只能迟早走上街头。”

信托行业出现问题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中植的规模却加剧了人们的担忧。Use Trust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今年约有106个信托产品出现违约,价值440亿元人民币。按价值计算,房地产投资占违约金额的74%。去年也出现了数十亿美元的违约。

惠誉CreditSights分析师Zerlina Zeng和Karen Wu在一份报告中表示:“违约可能会继续损害投资者和市场情绪。”

“任何大型信托或财富管理公司的无序清盘都可能会考验近期的金融稳定性。”两位分析师说。

责任编辑:叶紫微#

相关新闻
白宫:北京经济数据存在透明度问题
投资家:中国经济模式已被淘汰 不会再起飞
疑因谈论中共党魁访欧 吉林大学外籍教授被驱逐
印尼拟对中国商品征收最高200%进口关税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