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温哥华港人龙舟节“同舟共济”海外发光

2022年成立的香港人龙舟队,藉由传统文化和体育活动,把香港人那种努力拚搏、不屈不挠、同舟共济的狮子山精神带到了温哥华。(杨欣文/大纪元)
人气: 15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大纪元2024年06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杨欣文加拿大温哥华采访报导)2022年成立的香港人龙舟队,藉由传统文化和体育活动,把香港人那种努力拚搏、不屈不挠、同舟共济的狮子山精神带到了温哥华。随着越来越多地参与各种赛事,这支龙舟队开始为当地的民众所认识。近日我们随机采访了其中的几位队员。

缘结温哥华香港人龙舟队

这次接受采访的Barbie(前)、Elio(中)和Jason(后)。(杨欣文/大纪元)

1. 队员来自不同背景

温哥华香港人龙舟队,是由不同背景、不同年龄的新老香港人组成的,大部分队员是近几年来到温哥华的香港年轻人。这次接受采访的Barbie、Jason和Elio,就是2021—2022年时以Stream A、Stream B或亲属移民方式到温哥华的。

在香港时,Barbie从事运动教育工作,Jason是在社福机构工作,Elio是政府公务员。他们都觉得不难适应温哥华的生活,但是因为文化的差异,还是会留恋香港的生活。

2. 一群喜爱运动的香港年轻人

参加龙舟队之前,Barbie没有玩过龙舟,她说自己平时会去跑步、游泳、健身,只是在电视看过别人玩龙舟,在电视机旁很兴奋地为别人加油喝彩,从未想过自己会参加龙舟队。因为温哥华的生活节奏不同,反而可以接触一些新的活动,她就选择了划龙舟这个团队性比较高的活动。

Elio来加拿大之前,都只是做健身,也没玩过龙舟,不过她小时候有玩过滑浪风帆、独木舟,但都是娱乐性质的。

Jason以前在香港都经常会去远足,参加过“毅行者”、“背水一战”等的比赛。

3. 机缘巧合

Barbie说,自己透过Stream A过来加拿大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在街上遇到一个划龙舟的人,说他们西人的龙舟队缺了一个女孩,问与她同行的朋友要不要试试划龙舟,她们两个就去试了。Barbie因转换工作到了温哥华,发现原来这里有香港人龙舟队,“我一直很想有一个社区,与自己是相同语言,相近的文化背景。所以安顿下来后马上就参加了。”

Jason表示:“香港人龙舟队2022年成立的时候,我的朋友就加入了。我那时候刚来,很多东西都还没有安顿好,就没有参加,但是我一直有留意他们的Instagram和Facebook的动态。去年,他们由一条船变成两条船,公开请人,我就马上申请加入了。”

Elio则是从Instagram上找到香港人龙舟队的。

他们3个都是去年加入香港人龙舟队的,Jason是3月,Barbie是10月,Elio是11月。

龙舟运动最能体现香港人精神

2023年6月8日,香港人龙舟队参加了一个温哥华地区性比赛获奖。(香港人龙舟队提供)

Jason是一个人移居加拿大,闲暇时想认识一些新朋友。他告诉记者:“龙舟这项运动,跟香港人的精神很吻合。因为香港人的精神就是:努力、勤奋、自强不息、刻苦耐劳,还有同舟共济、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而我们香港人龙舟队就是由加拿大的新旧香港人组成,大家不分彼此,一起努力,刻苦去训练,挑战自我,争取佳绩。”

Barbie开始时也是想借此机会认识一些朋友,与社区有个联系;但是经过了一个冬训,特别是6月初参加了比赛,她就觉得:“龙舟这个运动,其实是一种凝聚,它不单单是一个围炉那么简单,层次是高一点的。不是说我见到你和你击个掌,其实它真的要整条船的人一起去做同一件事。要同心做,同时间做,同方向做,这样才是龙舟的精神所在。而在这里跟其他香港人一起做,就变得更有意义,觉得那个心很近,能感觉到那种很强烈的凝聚力,那个心是在一起的。所以它在我的心目中就是一个优先的选项。”

克服困难 向着共同目标努力

1. 从零开始

万事开头难。基本不熟悉龙舟的3人在开始学习龙舟的时候都遇到过很多困难。

Elio说:“开始的时候,我都不懂得用力,动作是错的,所以我觉得我的后背下方很痛、很痛,有种拉伤的感觉。每一次上课,自己都调整一下,之后才慢慢找到那个感觉,用了两个月时间才慢慢调整过来。”她还曾经因为缺少必要装备,而冻伤了耳朵,“上岸时候,耳朵又红又肿又痒又痛”。

Barbie表示:“教练会在陆地上先将动作教给你,到了码头,就会在船边做一次示范,分拆动作,使你可以bit by bit(一点点地)学起来。”虽然之前接触过龙舟,但她觉得在不同的教练手上,动作会有所不同。回家后她会上YouTube、Instagram,看其他龙舟队的影片。

Jason谈到:“开始时最大的困难,其实是动作。因为划龙舟除了需要体力之外,还要全身肌肉的协调,除了用脚、手臂和肩膀之外,还用到平时很少用到的核心肌群,就是腹部和背部、腰部。我们比赛是500米的,如果只是用手臂力,可能划一两百米就很累了。但是如果用到全身肌肉一起发力,就算划了500米,还是可以保持很快的速度,所以肌肉协调很重要。我在开始的第一个月,觉得全身酸痛的。”后来他就在平时做多点拉筋等训练,练好姿势,等肌肉有记忆,才慢慢加力下去,逐渐就克服了困难。

2. 队员之间互相配合

为了尽快达到要求,香港人龙舟队每周两晚训练。(杨欣文/大纪元)

可能有人会觉得,划龙舟对于男队员会容易一些。

Elio觉得:“男生的力量是很大,我们的船很需要男生的力量;但是女生本身性格可能决定了她们会稳定一点。其实大家是互补的。还有每个人的性格不同,所以大家跟着时速往前划时,需要发声互相提醒。”

为了了尽快达到要求,除了每周两晚做龙舟训练外,队员们都自觉在平时加强锻炼。

Elio说:“我自己平时有一晚上去做健身、去练肌肉力量,还有一晚上,就去跑步练心肺功能。”

Jason和Barbie也表示,自己也有额外增加训练。一年多后,Jason现在也可以帮助辅导一下新来的队友了。

3. 磨合中增进了解和合作

每个团队都有一个磨合的过程。

Elio认为:“因为龙舟是团体运动,需要沟通。因为比赛有500米,去到每个位置,我们会有不同的策略。每次练完500米,我们都会问大家觉得怎样,大家真的要合作。”

Jason表示:“之前都有过一些磨擦,有些人想分为,一队精英队,一队差一点的;有人就持反对意见。过程中大家都要去谈、去了解对方,最后大家自行选择,得出现在的两队。”

难忘的记忆

在参加龙舟队的训练和比赛过程中,有些经历令人难忘。

令Jason难忘的一幕是在比赛最紧张的时候,看到自己的亲朋好友和那些不认识的香港人在岸上为香港人龙舟队打气持。Jason记得:“特别是看到他们在科学馆靠近比赛终点位置举牌和很大声地喊口号表达支持,我觉得冲线的时候特别有动力。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划了一半之后,体力已有所下降,如果没有意志去坚持后面那一半,成绩就不那么理想;但当你知道有人给你打气、在支持你,你会咬紧牙关,用意志力撑下去,出尽力划下去。”

他2023年参加协平世博龙舟节的比赛,比赛结束后,他们上台领奖。台下的香港人在那里欢呼、播香港的歌,Jason在那一刻感到特别亲切。

Barbie对第一次参赛记忆犹新。“我们6月1日在一个500米的组别中拿到了金牌,我觉得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的鼓舞。我们一直都在想,要做好自己。原来做好自己,是会有肯定的。真是一个喜出望外的惊喜!所以我觉得,真的不能小看自己,尤其是队制赛的时候,在精神上,大家是相互给予能量,而不是自己只顾自己。”

Elio记得其中一次训练时的情景。那是一个大雾的夜晚,龙舟队照常出去训练,当时的能见度接近零。“划出去之后,我们回望码头那边,完全看不到科学馆,连灯光都看不见。一眼望去,很有那种走进电影里的感觉。这些在香港我是不会有机会看到的。”

参加香港人龙舟队 收获满满

1. 喜欢这个同声同气的团队

谈起香港人龙舟队这个大集体,队员们毫不掩饰自己的喜爱。

Jason觉得:“因为我们大部分人都是透过近年Stream A、Stream B新来的香港人,大家的背景比较相近,所以在一起感到特别亲切。在这里都认识到很多新朋友,就算有部分队友没坚持下来,我们之后都会经常见面,都成了好朋友。”

Elio表示:“现在比赛的这条船,我们的气氛很好,我挺喜欢的。”

Barbie分享道:“我们同声同气,文化背景很类似,大家都会互动,所以我很这个喜欢团队。”

2. 认识一群互相帮助的朋友

对于Elio来说,参加龙舟队,认识到新一群朋友,和朋友们一起做自己喜欢的运动,“我就很开心,很满足”。

参加龙舟队,不但可以认识不同行业的朋友,还可以帮助到自己的事业。Jason举例说:“我来到这里,也是在社福机构工作,其中有一个队友就是做关于复康科技的,他的公司有一套虚拟实境的设施,可以和我们公司合作,用一些科技的手段为长者提供一些复康训练。”

3. 凝聚港人 分享共同价值观

Barbie感到,这个团队有移民了几十年的老华侨,也有来了才几个月的新来者。就算大家都是香港来的,不同的年龄、背景和经历,对加拿大的价值、文化的理解可能会有不同,大家在一起,可以鼓励人融入这个社会。

她觉得认识到的很多新朋友,“他们的参与度、投入度在这里都是很高的。如果你愿意,或者足够诚意的话,很多事情其实你是可以做得到的,整个团队的人都可以做得到的。”“在这里一起划龙舟,我们开心,我们有凝聚力,这是一个分享价值的平台。”

Jason鼓励道:“大家都应该多参加这类活动,始终我们有这么多香港人,其实我们应该透过这些运动,可以告诉这里的本地人,有一群很努力的香港人在加拿大。”

Elio表示:“在龙舟队这里,认识到一些背景相似、有共同话题的人,有时大家会一起出去玩或者吃饭,会找回一点在香港时的感觉。”“我会鼓励新来的香港人,多参加各类活动。不一定是龙舟,参加远足、羽毛球组也能认识到朋友的。”

得奖是鼓励 迎接挑战做到最好

香港人龙舟队从成立第一年的一队龙舟,到去年增加到两队,每年都能获奖。今年6月1日,两队又参加了一个地区性比赛,两条龙舟都获奖。现在他们正积极备战这个周末、6月22—23日的协平世博龙舟节比赛。

2024年6月1日,香港人龙舟队参加了一个温哥华地区性比赛,两条龙舟都获奖。(香港人龙舟队提供)

Jason表示:“我觉得是享受参赛的过程,得奖是额外的奖励,我们如果越是渴望得奖的话,可能就集中了去想怎么赢,其实我们训练不只是为了去赢比赛,而是挑战自我。”

Barbie觉得:“能获奖最好,但得奖也只是一个鼓励。”“我是将目标放在做得好不好上,而不是有没有奖上。”她认为只要每一个人都做到最好,就算最后一名都不要紧。

Elio说:“我是抱着平常心态,希望做好我自己,有进步。就像6月1日我们最后夺得冠军的那场比赛,我们划得很好的,自己都感觉到的。如果可以再次做到那样,或者比那一场更好,那就最好了!”◇

责任编辑:林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