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平均每九十分钟增加一名贫困儿童

font print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26日讯】(中央社记者徐毓莉台北二十六日电)根据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统计,去年新增两千七百个家庭申请经济扶助,共有六千两百多名儿童,换句话说,在台湾平均每九十分钟,就增加一名贫困儿童,平均每天增加十六、十七名经济弱势的小朋友。

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今天发表“台湾弱势儿童福利需求报告”,深入探讨目前台湾贫困、受虐及偏远地区三类弱势儿童的现况。调查指出,在接受扶助的贫困儿童家庭中,平均月收入不到两万元的比例,高达百分之七十八,家扶基金会帮助的贫困家庭每月平均收入仅一万四千多元,远低于台湾地区每月家庭平均月收入的八万八千元,差距达六倍之多。

值得注意的是,家扶所扶助的家庭中,有近一半的比例受限于官方的申请门槛,未被纳入低收入户,所以也无法获得政府提供的任何社会救助及福利服务,沦为社会救助的边缘户。

家扶基金会指出,健保一直是扶助家庭的一大负担,在九十一年的调查中,共有一千三百多位扶助儿童未加入健保的保障,其中有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无力负担保费,因为家庭收入较少,父母在家庭收支计划中优先支付生活必需品,而将健保支出列为次要的考量,加上没有低收入户资格的补助,一旦生病,就需社会各界的急难救助。

在原住民部分,去年原住民每人平均每月收入约八千五百元,不及高雄市最低生活费九千七百元及台北市最低生活费一万三千元,让原住民儿童成为弱势中的弱势。

除了贫困问题,近年来儿童虐待及疏忽事件,甚至受虐致死的悲剧也不断发生。家扶基金会指出,目前全国心创儿人数逼近六千人,尽管儿童及少年福利相关法令规定,受虐儿童的父母应接受亲职教育辅导,近三年施虐者亲职教育辅导案件,却从一百零八件萎缩为十六件,显见实际执行上的困难。

另一方面,心灵受创儿童心灵重建需要足够的空间、专业教具等硬体设备,以及长期心理治疗,但目前政府针对受虐儿童心理治疗项目所编列的预算有限,无法提供有效的帮助。  

面对贫困、失依受虐、偏远地区等弱势儿童的困境,检视中央政府儿童福利预算,以八十九年度来看,儿童总人口数占全国总人口数的百分之十六点八四,但儿童福利预算仅占百分之八点七九,严重凸显儿童福利经费分配不均的状况。有鉴于此,家扶基金会呼吁善心人士伸出援手,协助家扶让三万名儿童安心上学,并提供一万七千名非低收入户的清寒儿童,享有健保医疗、急难救助等资源。此外,家扶基金会也计划深入原住民乡,设立十五个服务据点,就近提供偏远地区儿童家庭访视、课业辅导、亲职教育等生活照顾、并补助设立全省十四所“彩虹屋”,培育临床社工员,帮助身心受虐的心创儿心灵重建。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倾听时,可以表达一些支持行为,如拍肩、给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听、聆听。我很想这么做,但他什么都不告诉我!”我不知道曾经从多少已经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听到这句绝望的抱怨。其实,光是打开心房和耳朵并不足以让孩子说话!
  • 美国佛州一位母亲说,作为家长,她的职责就是做孩子的“啦啦队长”,并拒绝成为他们的朋友或“直升机父母”,否则你将培养不出有韧性的孩子。
  • 我一岁大的女儿喜欢跳舞。一听到音乐,无论何时何地,她的脸上都会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然后靠在沙发、椅子或父母的腿上,开始左右晃动还有踏地板。有时,她小小的心灵完全陶醉在音乐之中,她的四肢着地来回摇晃,或者小心翼翼地抬起一条腿做出旋转的动作。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 教养不同调的照顾者,有时候是老公或老婆,更多的情况是上一代长辈,甚至是保母。因此当教养不同调的时候,骑虎难下,父母该怎么办呢?
  • 为了孩子的在线安全,父母首先应该告诉孩子的就是,不接受陌生人的请求,不分享个人信息,以及在下载任何内容之前征求父母的许可。
  • 澳洲新州教育部编入公立学校学龄前教育课程(Preschool Education)的无偏见教育(anti-bias education),正在对幼教教师灌输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观念。而当幼儿园对儿童灌输这些观念时,却不需要得到家长的许可,孩子的父母甚至完全不知情。
  • 为孩子在儿童照护机构注册之后,你可以做一些事情帮孩子计划一个积极且成功的开始。
  •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科技产品对儿童注意力跨度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专家表示,与科技产品接触的增加,可能正在改变儿童大脑的连接方式。
  • 根据BestColleges.com的一项调查,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95%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影响了他们的学业和初入职场的业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