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专访:一个机械工程师的成功之路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1月7日讯】本来近期主要准备采访经营生意的朋友,但泰格的经历实在精彩,让我觉得必须先和他谈谈。而且能找到他挺不容易的,他这次是从美国回来拿枫叶卡的。他在短短的三年里,几乎实现了移民的大部分梦想,找到专业工作,被派去美国公司进修培训,很快又要派回中国工作。

泰格是个看起来普普通通,又很憨厚,随和的人。交流之中也没有发现什么让人觉得闪光的语言,句句都很朴素,实在。我觉得他的经历对移民而言,不管是做生意的,还是找工作的,都有很好的启示性。

采访时间:二零零三年十月二十五日
采访对象:泰格
采访行业:机械行业
采访记者:月怡

月怡:您是什么时候来加拿大的?在国内是做哪方面工作的?
泰格:2000年7月来的。我是学机械的,焊接专业。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企从事刀具的销售工作。后来三年,自己开了一家刀具代理公司。

月怡:您来了之后很快就找到现在的工作吗?
泰格:来了8个月之后才找到的。不过,我第二个月就开始打LABOUR工(体力活,下同)。在打工的间歇里,我就开始找专业工作。

月怡:能和我们谈谈您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吗?
泰格:其实,我来了之后很快就和我过去的一个客户联系上,去他们谈了一次。可惜,没有成功。但那个面试我的经理给我提出了许多建议。我原来是想找销售工程师的工作,他建议我先作INSIDE SALES(CUSTOMER SERVICE客户服务),等熟悉了之后再做销售工程师。

我就开始通过电话黄页、JOB BANK(一种工作搜索系统)寻找相关的公司、工厂。然后,一家家上门去拜访。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受到冷遇,即使人家暂时不需要招人,也会很客气地留下我的简历。这可能也是鼓励我可以坚持继续以这种方式找工作的原因之一吧。

在我找到现在这份工作之前,我还拿到过两个OFFER(工作机会,下同)。一个工资太低;一个职位不理想,并且建议我去学英文。其实,我来之前认为自己的英文还不错,但做第一份LABOUR工的时候,却根本听不懂人家在说什么。这样,我又开始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英文。

终于有一天,我找到我现在的这家公司。是瑞士的工厂在加拿大的销售公司。他们正在招聘销售工程师。刚开始只是见到前台接待员。我把简历留给她,并把我的情况和她讲了一下。她人很友善。等到星期一,我又去了一次,还是没有碰到总经理。但接待员说已经把我的简历给了总经理,他同意和我见面。后来,和总经理面谈之后,又见了销售经理,技术经理。虽然他们没有马上答应给我OFFER,但我自己估计应该没有问题。果然,很快,我得到了这个OFFER,只是从客户服务做起,主要职责是接电话,把资料输入电脑。

月怡:您觉得您可以得到这份工作,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泰格:按我们总经理的话就是:一个是因为我的技术背景,再有就是我坚持不懈的努力。我自己认为还有一点也很重要,我看准在这个行业做,同时也坚信一定能找到相关工作。当时,也有人建议继续读书,甚至转行,我都不为心动。我就认准了这一行。当时,我想只要在这一行,即使做LABOUR都可以。

月怡:您喜欢您现在的工作吗?
泰格:我很喜欢我的工作。刚开始工作时,也很紧张。主要是语言的障碍。好在公司的同事和客户都很友善,只要我需要,总是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帮助。当然,主要还是靠自己。因为每个人都只负责他自己的那项工作。一年的客户服务工作,我的英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月怡:您又是如何得到晋升的的机会?
泰格:从能力上讲,我是我们这个部门最强的,即使公司机构调整,要LAYOFF(辞退)的话,我肯定是最后一个。在公司里,我也非常乐于帮助其他的同事。比如我的销售经理做每月报告要3天,而且不被人打扰才能完成,我半天就可以帮他做好;其他部门的同事有个什么电话不明白的,我也会立刻帮他们解决。我是懂技术的,可以解决很多难题。帮助别人的过程,我自己也学到很多东西。

在公司,我也好管点闲事。像一些可以替公司省钱的方案,我也会提出来。比如,公司从美国给我们寄样品,都是用UPS EXPRESS寄来,很贵,也是由我们负担费用。我就做一份报告说,如果用UPS GROUND寄要用多少钱,用UPS EXPRESS又是多少钱。总经理一看,就采纳了。我提出的许多类似这样的省钱办法,都被采纳了。我自己并没有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但确实是为公司节约许多不必要的开支。可能我也是比较运气,总经理很开明,能采纳我的建议。现在我和他基本可以无话不谈。

月怡:您觉得您这一行的前途如何?
泰格:从我个人来讲,觉得前途无量。我们这一行,只要工业制造存在,它就存在。没有大起大落。我们有许多小客户,只要他有一样特色产品,加上他的灵活性,都能得到很快的发展。机械行业,随着你的经验越丰富,机会也就越多,你的路会越走越宽。工资虽然低一些,但稳定性很好,不用担心失业。而且一旦别人了解你这个人之后,有很多发展机会。象我现在,不论是去竞争对手那里,还是代理商那里都可以找到工作。也可以自己做生意。比如我们的一个代理商计划几年以后退休,希望到时候我可以买他的公司。

月怡:您将来还会回来北美工作吗?
泰格:我计划是3-5年之后,最终还是回来的。其实,我和我的家庭都很适应这里的生活。我们也结交了许多本地朋友。这里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精神比在中国好的多。不论是工作上的事还是家里的事,只要我们开口求助,公司的同事也好,其他朋友也好,都会很快地提供帮助。在这里工作的感觉也很舒服。不像象过去在中国时勾心斗角得很厉害,真正做事的时间反而不多。

月怡:您想对新移民说点什么吗?
泰格:只要你肯干,就一定能干!我的今天也是得益于我在中国时作销售工作时的吃苦耐劳,所以对产品,对市场,我都比较在行。当然,语言还是很重要的,花点工夫提高英文水平,对找工作是会有帮助的。我接触了很多人,都很快地就放弃了,士气太低。不知是不是因为窝在中国人多的地方,负面的东西太多。我喜欢鼓励别人,为人打气,这也是我愿意接受你的采访的原因。@

(大纪元独家专访,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络加拿大大纪元时报416-298-1933)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加拿大移民部宣布更改备受争议的技术移民条例,以便引入更多的技术移民。 *联邦裁定移民部依照旧法* 加拿大移民部长科德尔宣布,修改目前实施的技术移民条例。首先,所有在2002年1月1日之前提交的技术移民申请,改为按照旧移民法的标准审核。这项条例的更改将会影响超过十万份的技术移民申请,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来自中国。移民部于2002年6月份实施新移民法。
  • 朋友带着两个活泼可爱的女儿从中国到多伦多游玩,闲谈之中发现,这两个女孩子在家调皮不听话时,也免不了受皮肉之苦。 说起管教孩子的事情,朋友问道,“是不是加拿大不准打孩子?”
  • 来到国外,无论是美国还是加拿大,不知搬了多少次家。不管住在哪里,都有可贵的中国人与我们为邻。幸运的是,我们遇到的邻居都是很好的人。我们之间不仅和睦相处,有的还成了常来常往的朋友。他们虽然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但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却常常令我感动。 与他们为邻,总让人心里感到亲切又温馨。
  • 就在双方合同快结束的时候,淑君自己相中了一栋私人出售的房子。
  • 加拿大移民部长科得尔9月18日正式宣布,对现行的移民法进行多项修改,并降低移民申请的及格分数。就这次修改,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加拿大冯志强法律事务所的负责人。以下为访谈纪要。
  • 在国外生活,没有车出门会很不方便。在经济条件不富裕的情况下,新移民多愿意买二手车。提起去Dealer(代理)那儿买车,对于在国内没有开过车又准备买车的朋友来说,往往都会退避三舍,选择从私人手里买车。
  •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最新的调查,移民加拿大的男性在2000年的收入,比起在加拿大本地出生的男性低40%,尽管前者的学历高于后者。二十年前,也就是1980年,男性新移民的收入只是比当地出生的男性低17%。 *男移民收入特别低* 另外一组数字显示,加拿大男性移民的收入,在过去二十年之间平均下降了七个百分点,而当地出生的加拿大男性却提高了七个百分点。在1979年,全职工作的男性移民平均年收入为40600元。但是到了2000年,他们的年收入就只有37900元,尽管他们比早期移民具备更高的学历。
  • 第二天是星期六,我们在睡梦中被K的电话惊醒,他说,在今天刚上市的房屋广告中发现了三栋符合我们要求的房子,也与卖主约好了马上去看房。我和老公立即动身赶到第一家。结果一看便相中了,当场就定了下来。因为它正是我们想要的那种结构,地理位置也符合我们的初衷,卖主还决定把厨房电器给我们留下来。
  • 新移民到了西方国家后﹐发现西方国家的能源很充足﹐在不知不觉中会忘记节约能源
    的重要性。确实现代人的生活十分依赖电力能源。今年八月发生的北美东部大停电以及其后欧洲几个国家的大停电﹐让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重影向,相信很多人还记忆尤深。人们也再次想到节约能源的重要性。节约能源是需要每家每户的共同努力和支持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