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妈妈的育儿手记〈后 记〉

痴心妈妈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这就是我的儿子,既不是神童,也不是天才,甚至读了六年书还没当过一次三好学生。

上个月他十分认真地盘问我一番, “我生出来的时候有没有出现突然打雷闪电,突然停电几秒钟又恢复有电的情形?”我记得没有,他却一口咬定必定有,估计是看了那本《超人张宝胜》。平时我们楼下开电视,不用打开音量,他在楼上可感知有电流杂讯,他认为自己有可能是外星来的“超人”,象电视里的马丁叔叔一样。我提醒他注意和飞碟联系,随时准备飞回外星球去,因为一旦有机会我也很想见识UFO。

他曾一本正经的告诉我,“别看你是我妈妈,你根本不了解我,也不可能了解我。”我很吃惊,“谁了解你呢?”“童话大王郑渊洁”。这是我在他三岁时就给他讲过的《象鼻子牛的故事》、《皮皮鲁和鲁西西》等童话故事的作者。他的童话现在已经风靡海峡两岸,没想到郑渊洁成了他的知音,而当妈的反倒不了解他了。儿子至今还生活在童话的世界,生活在充满幻想的世界里。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随时都在想着要探索这一切。丈夫经常批评我(儿子有问题,当然是要从当妈的身上找原因),“你老是给他讲些不三不四的东西,开发他的好奇心,心都散了,哪有心思好好读书?”

“ 自古痴心父母多。”人们都望子成龙,我也没有少花心机。但至今未发现我儿子有什么可造之处。他从小体能和动作协调较差,体育是沾不上边了;而艺术方面,我相信是靠天赋的,儿子缺少艺术细胞,乐感不那麽好,嗓子充其量也只是“澡堂歌星”的料;买了台天文望远镜看星星,只在哈雷彗星回归地球那几天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总记住他还有机会再看一次,而我却没机会了;后来再买了指南针和星图带他辨认四季星座,他却连“猎户”腰上的三颗星都看不出,更别提“金牛”的角了;捏橡皮泥和剪纸、折纸,我自己弄了一大堆,一发不可收拾而上了瘾,儿子却成了观赏家,拿起来弄不到两下就大叹:“你是天聪,我是地笨,学不会了。”……。

我从来信奉闻一多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想尽力而为,努力尽一个母亲的责任。当初我教他正规的蛙泳——高航式,他觉得老是重复同一个动作很烦,自己偷着跑到娃娃池玩滑梯,后来没管他,他整天和孩子们在池子里互相追逐,自己倒练出来了,现在游自由泳比我还快。养育孩子往往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小时侯,他看到我把领回的奖状丢在一边,就捡起当宝贝贴在他的房间里。我深知父母的期望与孩子的成长是不成正比的,不可能每个孩子长大以后都是专家、博士、宇航员或艺术家,或许我的儿子生就只能当一个普通工人,但我也希望他是个合格的尽职尽责的工人。

儿子从小就无忧无虑,没有生活的压力,只知道“当学生是世上最辛苦的事”,认为上学读书“不好玩”、“枯燥无味”。他看了好几遍《军队的女儿》,被小海英那种坚强所感动,告诉我,“我很想象小海英那样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我管不住自己。”有时我看到他做作业时,不时打自己的另一只手臂,说是那只手想动,其实他还不会制止自己那颗乱动的心。我知道,要让儿子真正懂得努力学习和生活,还需要等待比较长的时间,好在母子之间不管是否能够观点一致,起码还可以交流。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固定的生活道路,任何人都无法代替他走。培养教育儿子,只想让他能够有独立生活能力,为人正直,有正义感,富于同情心,永远向上,这就够了,芸芸众生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我没有奢望。

有时我想,写下儿子的发育成长经历有什么用呢?记下儿子小时候的言行,记下那些调皮捣蛋的“事迹”,写出学做母亲的一份心得,待到十年八年以后再翻出给儿子看看,也想让其他的母亲看看。 “计划生育”的国策不允许我再当一次母亲,很可惜总结了经验却没机会再实践一次,只能留给以后当母亲的人作参考了。@、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儿子从小到大从没有因哭闹而占过便宜,明明可以给他的东西,一旦哭闹着要时,反而不能给。我知道,世上无论多么蛮横的孩子,都决不会闹着要天上的月亮,因为他明白那是无法办到的。我儿子很清楚,他一但哭闹,所要的一切也就成了天上的月亮。在我们家坚持这一原则,哭闹自然无法成为法宝,时间一长,他也养成了不哭不闹的习惯。
  • 问:“肥皂是用什么做的?”“纸是怎样做出来的?”“布是怎样做的?”看到什么东西都问,问顺口了最后竟来一句:“妈妈,你是用什么做成的?”有信口开河之疑。
  • 会帮大人跑腿,送东西或传口信,很乐意送包子给二楼的小文杰吃,只是他妈妈向我反映,包子上偶尔会发现儿子咬过的小牙印。
  • 会自己叠衣服,但叠不整齐;认汉字三百多;可连续半小时安安静静坐下来看图认字;不会拼六面图;写字常写反,如“你”写成“尔卜。”
  • 有人出差去广州,我请他顺便带点食物给外婆。儿子看到了,不放心地追出门口大声叮嘱,“叔叔,您半路上千万不要偷吃呀!”真是失礼!

  • 吃饭时仍喜欢边吃边提出各种问题。我向他建议,“我们两个比赛,看谁吃得快,赶上爸爸。”他立即回应,边飞快地往嘴里扒饭边答:“对!我们两个先死。”我怔一下,半天才悟过来:他的意思是快吃饭快长大,大了就会变老,老了就会死。儿子的思维不能不算有逻辑,只是跳跃太快,人家难以接受。
  • 从这段时间开始,我只好求助于没有法子的法子-预备几根小棍子放在门框上,随时可取下打屁股,企图让他稍微规矩点。但不到万不得已不轻易使用,怕打多了反而弄出个千锤百炼的“金刚身”,刀枪不入更麻烦。
  • 鶏下蛋了,咯咯一叫,我让儿子去捡鶏蛋。好几次,发现他到了鶏笼跟前就使劲的点头,这一奇怪的动作令人费解,一问才知道,“我怕它们以为我是小偷偷鶏蛋,先给它们点点头敬个礼,鶏就不会啄我的手。”
  • 五岁十一个月学习拍皮球,每次最多十几下,动作不协调;喜欢玩“斗兽棋”,常趁对手不注意,多走几步或把棋子调换。
  • 上课仍开小差,一个学期下来,被老师收缴去不少新式圆珠笔、象形动物铅笔刨、原子印章之类的“课堂玩具。”我注意经常检查儿子的书包,凡是好玩的东西都搜出来,不让带去。但据老师反映,他自己的手指也可供研究半节课,总不能把手指也缴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