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故事:无价之宝

font print 人气: 36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2月6日讯】有一天,西域来了一个经商的人将珠宝拿到集市上出售。这些珠宝琳琅满目,全都价值不菲。特别是其中有一颗名叫“珊”(shan)的宝珠更是引人注目。它的颜色纯正赤红,就像是朱红色的樱桃一般,直径有一寸,价值高达数十万钱以上,引来了许多人围观,大家都啧啧称奇,赞叹道:“这可真是宝贝啊!”

恰好龙门子这天也来逛集市,见了好多人围着什么议论纷纷,便也带着弟子挤进了人群。龙门子仔仔细细地瞧了瞧宝珠,开口问道:“珊可以拿来填饱肚子吗?”商人回答说:“不行。”龙门子又问:“那它可以治病吗?”商人又回答说:“不行。”龙门子接着问:“那能够驱除灾祸吗?”商人还是回答:“不能。”“那能使人孝悌吗?”回答仍是“不能”。龙门子说道:“真奇怪,这颗珠子什么用都没有,价钱却超过了数十万,这是为什么呢?”商人告诉他:“这是因为它产在很远很远没有人烟的地方,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历经不少艰险,吃不少苦头,好不容易才能得到它,它是非常稀罕的宝贝啊!”龙门子听了,只是笑了一笑,什么也没说便离开了。

龙门子的弟子郑渊对老师的问话很不解,不禁向他请教。龙门子便教导他说:“古人曾经说过,黄金虽然是重宝,但是人生吞了它就会死,就是它的粉末掉进人的眼睛里也会致瞎。我已经很久不去追求这些宝贝了,但是我身上也有贵重的宝贝,它的价值绝不只值数十万,而且水不能淹没它,火也烧毁不了它,风吹日晒全都丝毫无法损坏它。用它可以使天下安定;不用它则可以使我自身舒适安然。人们对这样的至宝不知道朝夕去追求,却把寻求珠宝当作唯一要紧的事,这岂不是舍近求远吗?看来人心已死了很久了!”

龙门子所说的“至宝”,就是指人们自身的美德。只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完美的精神生活,才是真正值得人们去追求的无价之宝。

【明心网】(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事实上,那个老寓言也是在告诉我们:对待皇帝的新衣,仅仅需要常识,需要面对现实,需要把看到的东西直截了当地说出来的勇气,甚至仅仅是需要纯洁的童心,就足以拯救人们于愚昧和迷茫之中!中国人多少年来在种种‘文字障’、‘口号障’、‘主义障’中陷得太久了,常常失去了常识,更失去了童心,还不要说经常是缺乏勇气。其实,只要大家都把真正看到的东西和真正的想法如实说出来,共产党那套障眼法也就不攻自破,大家的日子也就好过了:不需要别人来代表,自己就知道了自己的利益所在
  • 有一个男孩,在鹰巢之下发现了一只麻雀的幼鸟,便理所当然地将幼鸟看成一只未来的鹰。 于是他兴奋地带回幼鸟,以训练老鹰的方式训练它,却发现怎么都训炼不好,觉得很挫折。
  • 在古老的印度,一直流传着一个美丽的故事,那是个有关一只三纹松鼠的深刻寓言,这个故事讲的是:
  • 国君喜欢穿什么衣服,臣子就学着穿什么衣服;国君喜欢吃什么东西,臣子也学着吃什么东西。有一种叫尺蠖(huo)的小虫子,吃了黄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变成黄色;吃了蓝色的东西,它的身体就又变成蓝色。
  • 小象乔治出生在马戏团中,它的父母也都是马戏团中的老演员。小象乔治很淘气,总想到处跑动。工作人员在它腿上拴上一条细铁链,另一头系在铁杆上。小乔治对这根铁链很不习惯,它用力去挣,挣不脱,无奈的它只好在铁链范围内活动。
  • 山东省境内的淄水河畔,有一个泥塑的人偶和一个木雕的人偶。在一个天旱无雨的季节甲,泥偶和木偶曾有一段朝夕相处的经历。时间一长,木偶渐渐看不起泥偶,因此总想找机会讥笑它。
  • 古时候掌管钱粮的官员叫司农。有一个名叫曹竹虚的司农在与朋友闲谈时说:他有一个同族哥哥由安徽歙县到扬州去,途中经过一个朋友家,朋友将他留下小住几日。当时正值烈日当空、酷暑炎热的夏季。
  • 从前,在一个不太出名的小山村,住着一户姓杨的人家,靠在村旁种一片山地过日子。
  • 古来有句俗话:“行善积德”。这句话是劝人多做好事,多做善事。遇到灾荒年间,有些殷实人家为救那些饥寒交迫的灾民免于饿死,捐米赈灾,皆为积德之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