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童话﹕莫逼向绝路

尘埃
font print 人气: 2
【字号】    
   标签: tags: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9月23日讯】

有一个男孩,在鹰巢之下发现了一只麻雀的幼鸟,便理所当然地将幼鸟看成一只未来的鹰。 于是他兴奋地带回幼鸟,以训练老鹰的方式训练它,却发现怎么都训炼不好,觉得很挫折。

麻雀也觉得很挫折,因为它永远没有办法达到男孩的期望,试想,教一只麻雀像老鹰一样地高空扑鼠,怎么可能呢? 沮丧的麻雀有一天飞到了森林的树稍,看到了一群小小的、和他一样大的鸟儿在枝头跳来跳去,快乐异常,于是飞近它们,那群鸟儿看到了它,便说:“小兄弟,你好啊!你是哪儿的麻雀呀?怎么从来都没有看过你?”

“麻雀?”

“是呀!你是麻雀呀!不过你的飞行方式好像怪怪的,麻雀不是这样飞的。这样好了,你看着我们飞,把你的姿势调过来,这样子身体和翅膀会比较协调一点,你觉得如何?”

于是这只从小被当作老鹰的麻雀,半信半疑地,慢慢地随着“麻雀”们做着飞行的动作,虽然动作还不是很顺畅,但隐约地觉得,这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生活方式,他的心里生出了莫名的喜悦。

只要男孩一不注意,它就跑到森林中的枝头上,和其他的“麻雀”们相处,举止行为也愈来愈像一般的麻雀。

后来男孩也发觉不太对,就对它说:

“老鹰啊!你怎么愈来愈不像老鹰了呢?你这样子飞,人家会把你当成四不像的。”

“可是主人哪!我觉得我不是老鹰,我是一只麻雀耶,我觉得做一只麻雀才是真正的自己。”

“胡说!我是在鹰巢下面捡到你的,你怎么可能不是老鹰,你只不过是还没长大而已。我费了那么大的心血去养你,去训练你,而你竟然不领情,你可知我对你是如何的失望?!”

从此以后,男孩对麻雀的训练更严厉了,男孩以为这样子对麻雀才是最好的,男孩要它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老鹰。

最后,麻雀因为挫折与沮丧,及自我认同的混淆,撞山而亡。临死前哭泣地说:“为什么不让我成为一只真正的麻雀?”
U◎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然而,父亲节的缘起,却是一个令人伤感和深思的故事。这个故事,不断地在提醒我们,行孝要及时,莫要等父母去世后才追悔莫及。正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让人伤痛不已。因此,记住这个深刻的教训,才是父亲节最大的意义。
  • 记忆中的母亲是一个聪慧好学、做事有效率的人。而且,她兴趣广泛、多才多艺,学什么像什么,往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上一层楼。
  • 中华传统的母亲花又叫忘忧草。(农粮署桃园提供)
    Yoki几乎没有感受过母爱,3岁时父母就离婚了。长大后,她正憧憬拥有一个自己的幸福家庭时,又被嗜赌的母亲连累,关进了拘留所。这样的成长过程,让Yoki觉得前路一片灰暗,看不到人生的希望。但是,转机出现了。
  • 我没有替她觉得太多的悲伤——她在床上已躺了八年,这次无非换个地方,永远躺在地上了。对她而言,没什么多大区别——这不是对生命行将结束之人比较平静,不再有痛苦折磨的最好出路吗?
  • 一下子又想起自己过往的人生旅途上,曾出现过许多帮助自己而不望回报的陌生人,他们的善举在我心中留下了难忘的美好……我相信自己会继续努力的将这无私的爱延伸,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帮助需要帮助的人;也希望老外会看到我们亚洲人的点点光芒……
  • 风和日丽的南台湾港都迎来黄色小鸭炫风,吸引大批游客拍照打卡,带动了一波可爱商机。说来现代孩子要看见真实的鸭子,不是在公园或农场中的观赏区,就是被烹煮上桌的模样,平时少有机会接触,更遑论成为部分日常。
  • 我们随着日子的流动安然生活,最初的笨拙会悄悄褪去。只要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刻,最终便不会辜负这个世界……
  • 做她的孙女时,她已年近花甲,是一个勤苦,讷言的老婆婆,两鬓如霜,满面皱纹,却是一张美好的容长脸,眼眸明亮,温暖的神色里带着一丝愁苦戚容,那是长期的磨难,忧患带给她的。
  • 花园很美,逛花园却有代价,欣赏美景的同时总会被叮咬几口。就这样,我们在得到与失去之间摇摆前行,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成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