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洪灾恶化 学者指抗洪措施违规

标签:

【大纪元7月10日讯】大纪元记者夏文素根据BBC广播录音编译报道/华东地区连日来普降暴雨,造成淮河流域的安徽、江苏、河南等省的数千万民众受灾,尤其是农民因泄洪而丧失大片家园。而且淮河沿岸近日险情不断,下游的洪泽湖水位更接近中共建政以来最高。据国际红十字会的统计,已经有至少298人在大陆各地的洪灾中丧生,这一数字还不包括淮河沿岸严重灾情中的死亡人数。

令人不解的是,中国大陆年年抗洪救灾,为什么还会让洪水造成如此惨重的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据BBC引述水利专家、德国多特蒙德大学工程学博士王维洛(音译)的分析,根本原因在于水利主管部门采取的抗洪措施违反常规,使淮河上游的8大水库没有发挥正常的蓄洪防灾功能,进而造成中下游地区不得不多处炸坝泄洪,导致大片农村地区被淹。

*急功近利丧失水库降低水位良机

王维洛博士说,淮河上游的8大水库应该在汛期前将水位下降,以备洪峰来临时有充足的蓄洪能力。但是,因过去几年同期的干旱气候,水利部门在利益的驱动下,为保证发电所需的高水位,没有按照常规采取提前降低水位的措施,造成暴雨来临时措手不及,8大水库几乎没有多余蓄洪能力,而不得不在持续降雨4日之后开始泄洪,这是完全违背正常作法的。

*城乡防洪标准不同使农村受灾严重

王维洛博士引述了德中两国联合研究的对比结果,指出淮河沿岸各地区防洪措施的标准不同,城乡差别很大,城市的防洪能力是针对50年一遇的洪水,而农村仅仅能防御10年一遇的洪水,在德国则不存在此差别。因为根据城市的内部市区建设规划,其抗洪能力远远高于农村。但中共的政策向来注重城市远大于农村,造成大批农民无家可归。

*洪泽湖管理不当阻塞淮河

王维洛博士还指出,洪泽湖由于连年泥沙沉积,其湖底高度比淮河水位还高,至使河水无法通畅地通过新开辟的出口进入大海,也是造成淮河下游水位持续高涨的因素。

分析原因,也有人为因素,即洪泽湖担负南水北调中蓄水的作用,主管部门不断加高堤坝,希望其长年保持高水位。

*官僚体制压制反对意见

王维洛博士最后说,中共水利部门的极左官僚作风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几乎没有人敢提出任何反对意见,因此很多存在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他特别举例,在三峡工程认证阶段,凡是反对的,即使是非常有水平的专家都没有被评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而赞成的都如意入选成为院士。受灾如此严重,官僚体制是重要原因。(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安徽省淮河灾情严重一千六百万人受灾
淮河沿线水位涨退互见防守人数增加十一万人
洪水侵袭安徽紧急安置受灾户近三十八万人
安徽动用第七个行蓄洪区上万人流离失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