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生态与人文景观让人永难忘怀

自由时报记者许敏溶台北报导

标签:

【大纪元7月11日讯】当年荷兰人以“福尔摩莎”形容台湾这美丽的宝岛,尽管百年来过度开发已影响其风貌,但藏在深山中的动植物景观与人文轨迹,却仍等待有缘人去追寻。

 去年全程走完近三百公里古道的伍元和说,古道沿途丰富的生态与人文景观,不仅让人眼花撩乱,也让人永难忘怀。其中不乏国宝级的动植物,例如台湾黑熊、帝雉、山羌等保育类动物,而莫氏树蛙、黄嘴角鸮、冠羽画眉的声音,谱成最动人的乐曲,不绝于耳。至于芒草、野百合、玉山石竹、青枫、二叶松、红桧等植物,则是各自尽忠职守的站在高低起伏的山峦间,迎接造访的登山客。

 时光溯及过往,因为不同的统治者,在每段古道写下许多不为人知的过去。
 例如开凿于大正十一年(西元一九二二年),亦称“雪见道路”的北坑溪古道,主要是因为日本人对樟脑资源的开采、压制原住民等利益考量。至于“昆仑坳七佳连络道”,则是从排湾族鼻笛声音中,遥想着高砂义勇军的悲壮;而“里冷清流连络道”,让大家知道雾社事件幸存的泰雅族人,被迫迁入川中岛的无奈与悲愤。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过度消毒可能破坏生态平衡
国际捕鲸年度大会两派意见对立
BBC点评:倾斜政策与三农危机
马祖燕鸥季七月开锣 赏鸥将采人数限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