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感染 也有预防之道

人气 4
标签:

【大纪元8月19日讯】自由时报记者洪素卿╱台北报导
 
新生儿除了早产、先天异常之外,最常面临的危机就是“感染”。医师指出,除了常见的大肠杆菌感染之外,乙型链球菌感染由于会造成败血症、脑膜炎、新生儿肺炎,严重者甚至可能致死,逐渐受到重视。近年美国疾病管制中心(CDC)一项大规模研究发现,针对高危险群新生儿预防性给予抗生素后,发生乙型链球杆菌感染的比率降低六成五。

 而我国则因为受限于仅有各医院零星调查研究,没有全国数据,无法确认是否比照进行相关预防措施。但医师表示,产妇若已知曾检出乙型链球菌,不妨告知医师,让医师做好保护新生儿的措施。

 台大医院新生儿科主治医师谢武勋指出,大肠杆菌、乙型链球菌都是常见造成新生儿感染的细菌,其中大肠杆菌由于普遍存在,目前并没有特别的预防措施。
 至于乙型链球菌,美国从一九九六年起经过大型研究后显示,预防性投予抗生素有助降低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率。

 谢武勋说,根据美国的数据显示,从母亲身上能够培养出菌落的新生儿中,约有五成也能找到乙型链球菌;母亲身上没有找到乙型链球菌踪迹的新生儿,发现乙型链球菌的比率则只有五%。

 而国内产妇究竟有多少比率检出乙型链球菌?谢武勋表示,目前没有全国性数据,不过长庚医院徐振杰医师的研究结果显示,该院受检的产妇中,检出比率约为十八点四%。

 谢武勋强调,并非所有检出乙型链球菌的新生儿都会发病,研究显示,母亲检出乙型链球菌的新生儿中,只有一%至二%发病。

 这些遭到感染发病的新生儿,如果在出生七天内就发病,通常会出现败血症,死亡率约为五%至十%;七天后发病的晚发型病例则以脑膜炎最为常见,死亡率约二%至六%。

 至于哪些新生儿应该预防性投药?马偕医院妇产部主治医师张东曜表示,过去美国研究曾经以危险因子来作为预防性投药的标准,例如孕妇是否早期破水、早产生产发烧等,及筛检母体是否能找到乙型链球菌,结果显示筛检母体方式较佳。而筛检的时间点以怀孕三十五至三十七周为佳。(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海南岛出生人口男女比例严重失衡
如何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中国上半年传染病例高达百万例
护理员切名牌 却将女婴脚趾切断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