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火星迷惊呼:像橘色汤圆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8月28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郭怡君、黄淑铃、佟振国、魏斌综合报导〕“火星快出来吧!你已经逃不掉了,我们都在等你!”全台昨晚掀起观火星狂热,不少家庭扶老携幼到户外一起欣赏七万三千年以来最靠近地球的火星,从海边到山上都挤满要看火星大接近的追星族,各天文团体架设的望远镜后头排着一条条看不到尽头的人龙,“好像橘色汤圆!”“火星变成月亮了!”的惊叹声此起彼落。

 尽管恒春半岛猫鼻头、鹅銮鼻、龙磐等风景区昨晚聚集大批追星族,只可惜大气透明度不佳,火星只带着晕黄亮光,不似前几天明亮。

 在南投县仁爱乡合欢山鸢峰地区观星族,则是惊叹连连;而台北市立天文馆从下午四点就开始有人排队,一个晚上共涌进上万人,到了午夜人潮仍未散去,由于每个人只能看五秒钟,有些民众觉得很值得,但也有许多人说,只看到“一点红”,感觉“被骗了”。

 今年火星大接近让火星与地球的距离拉近到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八千公里,是火星与地球相隔最远时的七分之一,更让火星亮度逼近“负三等”,平常没有抬头看星星习惯的阿婆跑到公园凑热闹,看到像橘红色小灯泡的火星从行道树头冒出来,旁边几盏明亮的路灯也盖不住火星红光,忍不住脱口而出用台语说:“夭寿喔,这粒星哪ㄟ这呢光!”

 副总统吕秀莲昨晚也前往台北市立天文馆观星,想起三十年前坐黑牢的事,她有感而发地说,很高兴国人对火星有兴趣,可以向上提升我们的视野,想像宇宙万物与人类的关系,不要沈沦,尽想些“情欲”、“权力”的事。

 昨天下午五点多,北部都会区云层仍厚,许多人开始担心天公不作美,幸亏傍晚六点多天色渐暗,由织女星、牛郎星、天津四构成的“夏季大三角”在天顶现踪,以灿亮的银色光华先为还未升起的火星大秀暖身,云层随后逐渐散去,晚上七点半以后火星已升到东南方天空仰角二十度处,观星人群终于如愿看到这位超级红牌。

 原本只限额开放教学的北市南湖国小,在媒体的报导下,也涌进五、六百人,大门差点挤破。

解生命之谜 已发射30艘太空船

(自由时报记者郭怡君特稿)满天银色星星中,散发独特微红色光华的“火星”一直是地球人最感兴趣的星星,由于红色易让人联想到战争中的“火”和“血”,古代东西方均将火星视为兵凶战危的象征,直到十九世纪末有天文学家宣称看到火星上的运河,火星形象摇身一变,成为人们心中的在地球以外最富生机之处。

 火星运河之谜缘起于一个翻译误会,一八七七年意大利天文学家夏帕雷利依照观测火星多年的经验,画出一张火星百条河道图,他的原意是河床类的沟渠,翻译成英文时却被误成人工开凿的“运河”,恰巧苏伊士运河当时刚建好,“火星上有运河”的传说造成不小轰动。

 到了一八九三年,笃信火星运河传说的美国天文学家罗尔自掏腰包盖了私人天文台,在观测火星多年后绘制“火星运河图”,还栩栩如生地描述火星人因面临干旱危机,才开凿许多运河,好把南极冰帽的水导引到沙漠绿洲区灌溉。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于一九七六年在火星表面意外拍摄到一张酷似人脸的山头照片,这个被命名为“猿面山”的地方让“火星有建筑文明”的八卦四起。

 后来为了满足大众的兴趣并证实地形巧合的说法,美国太空总署特别组织了科学任务团队,让一九九七年进入轨道的“火星漫游者号”能稍微转头捕捉猿面山的真貌,果然在高解析度的照相仪器下,猿面山不过就是“远看刚好像人脸”的一座天然石头山。

 过去四十年来,各国共发射了近三十艘太空船前往火星,虽然超过一半都宣告失败,美、欧、日探测火星的太空船仍前仆后继地出发。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