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爆炸与镣铐声一片,诺贝尔和平奖何为?

茉莉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10月11日讯】昨天,2004年10月8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肯尼亚环境和自然资源部副部长旺加里.马塔伊获得本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我们在电视上看到,这位值得尊敬的非洲妇女,在那块荒漠化的土地上,亲手栽下一棵嫩绿的树苗。她笑容满面地表示,他们的“绿带运动”值得获诺贝尔和平奖。高兴之余,这位生物学博士、现任政府官员,说出了一句令我们常人大为吃惊的话:“爱滋病病毒是西方国家某个实验室作为生物武器研制出来的。”

就在因植树而获奖的新科诺奖得主无比幸福、并信口开河的同一时刻,世界各地响起一片吓人的爆炸声和镣铐声,这就再一次提醒全球人民:谁是当今世界破坏和平的最大威胁?

在埃及西奈半岛与以色列毗邻的一个旅游胜地,发生了三起连环爆炸。在巴黎市中心,距艾菲尔铁塔只有一箭之地的印尼使馆发生爆炸。在阿富汗,就在人民即将首次投票直接选出国家的总统的时候,塔利班分子多次发射火箭袭击。在伊拉克,驻伊美军与反美武装分子的流血冲突不断,被劫持的英国人被伊拉克恐怖份子残酷杀害。

另一方面,在遥远中国平静的表面之下,更多的政治犯、良心犯锒铛入狱,驱逐上访者的警车尖叫,一度被人们看好的“胡温新政”,开始显示它狰狞的青面獠牙。这一切显示,恐怖活动席卷全球,专制政权侵犯人权也同样猖獗,因此,国际反恐和保护人权,都是世界的当务之急。

对此,瑞典报纸评论员表示惊奇:在这个时候选择马塔伊有点奇怪,为什么挪威诺贝尔和平奖委员会认识不到反恐任务的紧迫性?

瑞典人说,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不愿选择太政治化的人物,这是可以理解的,例如这次被提名的联合国伊拉克监督、控制和检查委员会前主席布利克斯,和美国总统布什,这两方面的人选都可能影响和平奖的中立立场,但是,他们至少可以考虑选择国际原子能机构主席巴拉迪,还有为国际刑事法庭--世界上第一个永久人权法庭工作的人们。

然而,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却出人意外地,选择了另外一条道路,他们肯定地说,授予马塔伊和平奖的目的,是奖励她“在可持续发展、民主与和平方面作出的贡献”。这样,植树的重要性便超越了一切为阻止爆炸和挣脱镣铐所做的努力。

在笔者看来,保护环境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但这次颁奖给肯尼亚环保人士马塔伊,似乎有点偏离诺贝尔的初衷,也忽视了当前世界最迫切的需要--和平与人权,回避了当今最严峻的冲突和问题。

回顾一下诺贝尔和平奖的历史,我们就可知道,一百年前诺贝尔留下遗嘱,对和平奖的要求是:获奖者应当“对各民族的友好、常备军队的禁止或裁减和促进和平方面做出最多或最好的工作。”

由于世界发生了变化,也由于《联合国人权宣言》对和平概念做出了新的阐释,即认为:对人权的承认,是世界和平的基础。 近几十年来,人权成了颁奖的一个中心标准。人权人士获和平奖的,有美国黑人权利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前苏联科学家、人权斗士萨哈诺夫,有大赦国际、无国界医生之类的人权组织,还有著名宗教领袖图图大主教和达赖喇嘛。

诺贝尔和平奖“面向人权”的这一变化,获得了世人的广泛认同。在人权观念普及的今天,人们已经认识到,不但烽火连天的战争是战争,一个政权对自己的人民无理施以刑罚,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战争,正如一些中国学者早就断言:“刑罚之施于天下,就是战争。”正是在人权成为和平奖重要标准的情况下,世界不少关注中国人权的人士,近年来多次提名中国的“天安门母亲”获诺贝尔奖。

现在,诺贝尔委员会进一步扩大了颁奖范围,把环境保护也作为一项重要的议题,他们当然有理由把环境与和平联系起来,但能否让目前备受爆炸和镣铐折磨的人们信服,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也许,应该设立一个专门的诺贝尔环境奖,专门表彰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人们,中国的高耀洁和胡佳,都可以成为这个奖的人选。

当世界还有更严峻的暴力冲突,当饱受战争、人权迫害的中国百年来无人获奖之时,我们希望挪威诺贝尔委员会重温诺贝尔遗嘱,努力让和平奖保持它的本色,直到世界上再也没有战争和人权侵犯为止。

大纪元首发 转载请注明大纪元。◇(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章天亮:慈悲与惩罚
【人物真相】杨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牺牲品?
冯睎干:彭定康仗义执言
【名家专栏】摧毁共产主义从各州开始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