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沙士效应产房爆棚停陪产

人气 45
标签:

【大纪元10月2日报导】(据明报新闻网报导)“生产人数激增,(丈夫)陪产计划可能随时中断”,伊利沙伯医院妇产科近日贴上此罕见通告。

下午探访时间,待产病房外挤满家属,院方要限制入内人数。事实上,伊院近日孕妇分娩个案较以往同期增加三至四成,院方要增聘临时工。广华医院和威尔斯亲王医院的妇产科,亦有类似情。去年因SARS致香港出生率陷于低潮,近一两个月却如出现小型“婴儿潮”,婴儿出生人数创今年新高。

本港去年在沙士阴霾下,全年新增孕妇仅2.3万,较前年减少14.1%。不过,自年中以后,疑因经济及疫情渐渐好转,去年底起愿意怀孕的本港妇女陆续增加。今年3月与6月,卫生署母婴健康院更分别录得2020及2041宗新孕妇求诊个案,是自去年3、4月SARS爆发以来首次冲破2000大关。

同样人手呈紧张的威院产房,其妇产科高级医生梁德杨估计孕妇骤增可能原因有3个,包括﹕经济好转、内地双程证妇人来港产子增加,还有去年沙士期间部分夫妇暂缓生育计划、积压个案近月出现。如以一名孕妇于去年底疫症过后怀孕计算,现时正是她们分娩的时间。他认为出生率增整体来说是好事,因可纾缓人口老化问题。

梁医生又指,传统“生仔”的高峰是每年第4季,但今年确好像提早了一点。医管局数字亦显示8月份公立医院有3308名婴儿出生,是今年以来的最高,较本年1月时更大升四分一。

伊院表示近日产科求诊及活产(生产)数字,比过往同期显着上升三至四成。记者日前在产房外见贴出了通告,指“由于近日到本院生产人数激增,陪产计划可能随时中断”。

有孕妇家属指,由于孕妇多,致令环境较挤迫,院方除把A2病房亦拨作照顾孕妇外,同时严格执行每个孕妇每次仅限两亲人同时探病的安排。院方表示已增聘临时员工及调整更期以应付。

广华医院亦指近3个月分娩数字较去年增加5%,每月约450多宗,院方已灵活调配人手及资源应付。

本港出生率偏低引致的人口老化问题严重,据统计处数字推算到2033年,65岁及以上的人口将占总体人口的27%。政府人口政策专责小组早前已推出投资移民等方法,应付人口老化问题,但被质疑力度不足。

相关新闻
畅销关节炎药Vioxx被迫撤离市场
吴永宽:回忆一九五九年粮食关
台湾松下扩大在台投资
美中贸易投资关系对美制造业影响(5)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