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高亚洲”冰川退缩 将带来生态灾难

标签:

【大纪元10月5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欣综合报导)廿多名中美科考队的专家发现,“高亚洲”地区冰川正面临全面极速缩减,并以年平均减少7%的速度流失。专家分析,全球气候暖化是导致冰川退缩的原因,而人类过度消耗能源、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等,又是气温升高的重要因素。专家担心,冰川大量流失后,导致下游河流逐渐干涸,甚至带来难以估量的生态灾难。

据新华社报导,20多名专家及科技工作者9月中旬在喜马拉雅山地区,结束一场为期30多天的中美联合科考活动,证实了以青藏高原为核心的“高亚洲”地区冰川,全面处于强烈退缩阶段。参加此次科考活动的专家包括中国著名冰川学家、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以及世界著名冰川学家、美国首席科学家汤姆森教授等20几名专家。

高亚洲地区冰川大幅退缩

据科考队队长姚檀栋介绍,高亚洲地区冰川集中分布于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喇山、昆仑山、喀喇昆仑山、天山等山系,总计46298条,冰川面积59406平方公里,冰川储量5590立方公里。20世纪上半叶,这些冰川由前进期转为后退期,近10多年来,又转入全面退缩状态。如唐古喇山大冬克玛底冰川面积原为14.63平方公里,到了2001年已退缩了4.56米。

据中科院专家测算,近40年来,高亚洲地区冰川面积以年平均减少7%的速度在退缩,冰川储量则年减少52.770立方公里至586.94立方公里。

生态灾难势在必然

据姚檀栋预测,冰川大幅退缩,可能会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短期内会使人类赖以生活的河流水量明显增加,但一旦多数冰川消亡,其下游河流会逐渐干涸,甚至导致气候干燥、陆地荒漠化等生态灾难的来临。

据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研究员预测,到了2050年,全球冬季平均气温将升高1C°-2C°,中国西部冰川面积将减少27%左右。研究发现,全球气候暖化是导致冰川的退缩因素,而人类过度消耗能源、温室气体大量排放等,又是气温升高的重要原因。

中国气象局局长秦大河日前发布,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已位居世界第二。由于技术和设备陈旧,能源消费大,致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较高。预估2025年至2030年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将成为世界第一的可能。依目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预估100年后全球平均气温可能上升1.4C°-5.8C°。

西藏自治区气象台副台长加拉介绍,从1930年代到1990间,西藏境内共有13个冰碛湖发生过15次溃决,都形成规模巨大的洪水和泥石流灾害。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方小敏说,青藏高原可能成为全球最高效的沙尘远端传输源地。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等粉尘源地,只有强沙尘暴才能扬升到5500米以上的西风急流区,而青藏高原只需强扬沙过程就可达到。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高山草甸的破坏,将提供更多的沙源,致使亚洲地区将逐渐持续干旱,并出现空气污染、土地荒漠化等恶性循环。@(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曼朵芙 残躯尸屑守护者
张林: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草菅人命的案件
北市连番水灾难招架 欧晋德归队
中国观众最爱看灾难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