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人考虑撤换中国航油管理层

标签:

【大纪元记者谢伦综合报导】因石油期货交易亏损5.5亿美元而陷入困境的中国航油(新加坡)如不能拿出满意的重组计划,其管理层可能会被债权人驱逐。

据伦敦‘金融时报’12月14日星期二报导,如果其母公司制定的重组计划不能令人满意,中航油(新)的债权人正在考虑向新加坡高等法院提出申请,要求让公司交由“法院指定的经理人管理”(judicial management)。此程式允许债权人指派一个新的企业管理团队来负责重组事宜,而目前此事正由中航油集团任命的一个工作组进行准备。

中航油(新)律师Patrick Ang在12月10日法院听证的呈词显示,公司的主要债权人为12家银行,欠款总数达1.52亿美元。这些钱是去年7月份签署的一笔银团贷款中的一部分。

***陈久霖:母公司早知石油交易巨额亏损***

中航油集团在今年10月20日通过配股将其在子公司的股权从75﹪削减到60﹪。包括新加坡官方资金的淡马锡控股等多家投资机构,承接了股票。

根据已遭停职的原中航油(新)首席执行官陈久霖在11月29日所作的宣示声明,母公司在出售此股权前,已经知道新加坡子公司亏空的事。陈久霖还称,中航油(新)去年签署的银团贷款的一部分被用来填补子公司的石油交易亏损。陈久霖是目前唯一被新加坡警方逮捕的与此案有关联的公司高官。

‘金融时报’报导指出,中国航油的许多高层在两家都有职位,这也是中国国有企业的惯例。这个事实令问题更为复杂。报导举例说,陈久霖也在母公司中任副总裁,而现在领导重组事宜的顾炎飞是子公司的非执行董事,也是母公司企业规划发展部的负责人。

中航油集团没有对陈的指控作出回应。在星期二的一份声明中,中航油集团表示,如果中国航油(新)解决了围绕其展开的法律事务,其母公司中国航油集团将为中航油(新)的重组提供财务支援。

中航油的丑闻令海外投资者重新冷静评估投资大陆国有企业的风险。事件同时损害了新加坡的监管体系的信誉。‘第一财经日报’引述业内人士说,事件令人怀疑新加坡证券交易所在急于吸引中国内地公司在新加坡上市的同时,掩饰了中国公司管理标准的松懈。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中航油钜额亏损  贷款银行纷纷追债
看问题╱中国企业作假 坑杀无数股民
国际银行向中国航油遭讨债
中国航油总裁陈久霖返新加坡协助调查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