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上扬抑制中国经济成长 且通膨压力增加

标签:

【大纪元9月1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唐佩君台北十3日电)中华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靖心慈表示,中国在 8月底调涨各地汽柴油价格,除将造成石化下游企业及航空公司成本负担,据官方预测,今年底前若原油价格仍在45美元以上,经济成长率可能因此减少0.8至0.9个百分点,并可能进一步加重通货膨胀压力。

据国际能源协会 (IEA)分析,原油价格上涨对各国国内经济均有影响,但以印度和中国大陆所受影响程度最大,主要原因是这两国经济成长快速,对原油需求大幅增加所致。

靖心慈在今天出刊的中经院出刊 9月号台商电子报中指出,印度国营石油公司(IOC)在8月19日表示,2004年度印度的原油进口量将比2003年度成长 11%。为恐原油价格上涨可能导致经济成长下滑,印度政府已陆续降低关税及货物税,企图缓和原油价格上涨的冲击。

至于在中国大陆方面,靖心慈表示,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 8月25日宣布,即日起全面调涨各地汽柴油价格,汽柴油出厂价格每吨分别提高240和220人民币,平均涨幅约6%。另外,各地零售价格也将依照出厂价格调幅等额提高。各石油石化集团公司初步决议,将在8%的浮动区间确定各地汽油、柴油零售价格。

这次涨价是今年5月以来首次,靖心慈指出,过去3个月内,国际市场油价飙涨,中国油价则纹风不动,饱受上涨压力。据华尔街日报报导,中国这次调高价格预计将造成石化下游企业及航空公司的成本负担,同时也可能进一步加重大陆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今年 7月消费者物价指数较2003年同期增加5.3%,创1997年 2月以来新高。

靖心慈引述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预测,如果今年底前,国际原油价格仍在45美元以上,预估中国经济成长率可能因此减少0.8至0.9个百分点,同时物价也可能上扬接近 1个百分点。由于原油价格飙高,且影响遍及所有生活领域,中国官方已预期,下半年通膨压力增加,原油价格飙高将成为下半年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

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表示,国际油价走高将使亚洲首当其冲,中国因为经济过热,加上油价上涨带来的输入型通货膨胀,将使升息压力大增。

油价高涨对于中国出口商相当不利,目前存在的劳工、电力短缺问题已使厂商苦不堪言,现在又加上油价上涨,更令出口不乐观,值得注意。

相关新闻
前进印度投资说明会 欢迎厂商参加
台湾北市灾后救助金  参考经济部标准发放
经建会明讨论新十大建设进度
中国大陆川陕哲罗鲑濒临灭绝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