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佳县

梁仲安摄/文

标签:

佳县在陕北黄河边的一个山坡上,地势险要,远观犹如一座山寨。四周的城墙还基本保存,由下往上望去,又如一座城堡。这城堡里唯一的一条街道,依然铺着石板,两旁的房屋,新旧参差不齐,偶而还有一两间窑洞,看起来很不协调。出西门下山,一条公路通米脂。出东门下山,一条公路来到黄河边,早有一桥连接了山西。南、北两端是悬崖。其实佳县四周都是悬崖,因为它是建在一座山顶上的,而且又只有长长的一路。如果从飞机上往下看,整座城像个一字,但这个一字在中间被折了一个皱,就像英文字母Z,只是中间那个折很短而已。山寨只在中间开了两道门,一是便于防守,二是便于自己的交通。现在,原来的城门洞早就没有用了,新开的路口是撤开城墙修的,所以这新路口,也是县城最热闹的地方,长途汽车站也就在这里,接送着东来西往的客人。


  佳县依然是个贫困县,碧蓝的天空挂着一个鲜红的太阳,把大地烤得焦黄,这就是红、黄、兰基本色构成的一幅贫困图。现在叫农民种大枣来致富,不知这一色添上去会如何﹖那也要四、五年以后才见分晓。倒是佳县街头卖的副食品,地方又穷,东西还又贵,就因为不出产。拿地摊卖的蔬菜来说,据说是四川运去的。先运到西安,再转到延安,佳县的菜贩再从延安贩运到佳县,一连串的运费不说,这时的蔬菜已烂得来吃一半丢一半了,你说贵不贵﹖佳县人不喂猪,倒是五元一碗的羊肉面能胀死人,也只有外来人吃,五元钱对当地人来说可是个大数目。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化,其中也包括了宗教文化。如果把宗教比喻成母亲的儿子,那道教才是亲生的,佛教算是从小抱来的,还有已成人了的洋教,在共同吸收着母亲的乳汁,同时也在为母亲贡献著文明。佳县黄河边上,这亲生的、过继的,都汇齐了。尤其天主教堂,到处可见,反而比亲生儿还多。佛教仅有一座香炉寺,坐落在东门外的黄河边上。说起香炉寺,这又是一幅上苍的绝笔。它建在一个大约五十平方米的平台上,四四方方的,前面绝壁下是黄河,后面斜坡上是东门城门洞,两边是半斜坡半绝壁,就像老天在这个顺山的斜坡上人为地垒了一个平台似的。更绝的是,在这个平台的旁边,平地冒出一个石笋,与平台一般高,就像是从平台切了一角在那里单独存在似的。远看又像是立了一个香炉在那里,所以出家人在这块神奇的地方建起了寺庙,取名就叫“香炉寺”。



   和尚在这独立的香炉上建有一小殿,一座小桥连接着寺庙大院。走过小桥,来到小殿,不管你从哪面往下看,都会觉得会往那面倒似的令人玄目。但只要你抬头往远看,哇/黄河之水自天来,你顿会感觉母亲之伟大,你身为炎黄子孙之自豪,这是言语不可表达的。

   往南看,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近处一座大桥飞架东西,连接着山西和陕西。抬头看,山寨似的佳县城,就在峭壁之上,俨然一个守军的兵营。这景,可是另一种美了,虽然还是三原色,但构图一改变,观赏的角度不同了,它的美就被发现了出来,只是有点酸酸的。

   从香炉寺出来,顺黄河往下游走,过了大桥,但见前面一座山头,绿葱葱的与众不同,这便是道教圣地白云山了。说也奇怪,黄土高坡一片黄,唯独这白云山上绿树葱蓉,大约神仙居住的地方都是这样。据说当年毛泽东被胡宗南围剿时,在陕北无处躲了,准备从佳县过黄河逃往山西。结果到白云山求了一卦,老道告诉他﹔你有天子之命,但目前有厄运,不管天神怎么追,你都得在陕北转,唯独不得过黄河,否则有灭顶之灾。如今陕北还到处都保留着“毛主席当年居住过的窑洞”。待四七年毛泽东将中共中央由延安迁往西北坡渡黄河时,大业已成。所以在过五台山时还专门去还了一愿,如果当初不来白云山求这一卦,中国的历史就要从新写了。

   游佳县,要尽兴,那一定要住在老乡家里—窑洞,那暖暖的炕窝,一定会让你睡得甜甜的。至于炕头的那个尿盆,过两天你就会习惯,要起夜的人才知道它的方便。烧马粪的气味会让你有种亲切感。佳县最好的宾馆–县政府招待所,穷县的条件有限,常停电,电热毯不起作用。只是,住要住在老乡家,伙食却要上街去改善,不然,就苦在一起了。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日本作家谈文化差异 一个地名让台湾人笑翻
走访大溪木艺博物馆 探索歌后凤飞飞故事馆
加国亚省班芙公园梦莲湖 上榜世界最美湖泊
组图:2024台北国际龙舟锦标赛集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