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王敬之:“共产后”重在善后

王敬之

标签:

【大纪元1月7日讯】在中华历史上,一个新兴盛世总是在前朝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不需要在前朝灭亡之前就预先有所妥善规划。这是因为那些新朝胜代的体制一仍旧贯,统系传承的方式依旧,毋需更新之故也。而今,共产党已把中华故国闹了个天翻地覆,斯文扫地,衣冠无存,因此,若不在共产覆灭之前早为之计,将来会是个很大的风险。等它覆灭了才临时抓瞎,天知道又会生出怎么个史无前例的怪局来。

这有前车可鉴。当年满清腐败透顶,国势积弱,但当时那些先知先觉们一窝风全去闹革命,以其既缺高明理论又乏群众基础,革命当然闹不出什么名堂来。及至辛亥年,武昌城头清军以细故吵架,几个散兵不小心枪支走了火,害怕上面追究镇压,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甘脆打出“革命”旗号起义算了。可是革命总得有个头呀,而当时革命调子最高昂的孙中山却身在万里之外的美国,轮船赶回起码也得个把月,于是只得就地取材把听见枪声吓得躲到床底下的领兵官从床下拖出来,硬要他黄袍加身,奈何他不够胆,羞人答答只敢当个临时主子,驰电孙中山速即返国,而这位国父又拿不出足够的实力以率众,结果大总统的宝座落到袁世凯之手,从此开始了军阀混战的连台好戏,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国大伤元气,最后轮到流氓无赖加兵痞文痞组成的共产党上台,造祸大半个世纪之久!推原祸始,都是人们对于满清之亡完全缺乏准备之故也。

要想不重蹈覆辙,必须在共产党的下场锣鼓完结之前,考虑定妥中国应由谁来当家,按什么样的制度来治理。管见认为,什么帝王制、总统制、内阁制、选举制、推荐制、这个制、那个制,无不可以考虑;惟独那些“公仆”“勤务员”“普通老百姓”之类,千万别在考虑之列,把这些害人虫全扔进历史的粪坑!

无论实行什么制度,先决条件是要维护中华文化,发挥忠孝仁爱礼义廉耻的基本道德。这样,全国上下每个人都能保持独立人格,拥有作自己主人的权利。那些治理国家的执事人员的名称是什么,以及衙门名称叫什么,都是次要的问题。重要的是,保证百姓稳稳享有上述权利。

中华民族天性懒于认真投票,不耐烦竞选、选举之类的事,所以西方的四年或若干年选举一次首脑的做法,对中华民族讲来未必是最佳的良策。中国自辛亥以降,如演戏般亦如庙会般的真真假假的选举,中国人经历和见识得不算少了,却始终不能免于战祸离乱,有的选举本身即为民众的苦难。可见,在中国,各式选举并不能保证百姓过上好日子。

这个民族在历史上之所以出现为时最长久的帝制,大概跟这种民族性格不无关系。号称天子的皇帝,也是要以民意为依归,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惜乎良好称职的皇帝并不多见,尤其是发展到嫡子传承的家天下,非但皇帝是终身制而且是世袭制,以至于常出现昏暴之君。所以,世袭罔替制度绝不可取,但皇帝对中国并非绝对无用,至少比那些名义上是“人民勤务员”而实际上是终身的独裁暴君要高明千百倍。而且,历史上皇帝独裁的年代并不多,实际管事的并非皇帝,而是官吏;正途出身的官吏都经过科举,而科举考试乃是古代最好、最公平的选拔制度。

总之,为使中国长治久安,在“共产后”到来之前,必须及早从长计议,以免急来抱佛脚,很可能再次抱错了魔腿,冤就大矣哉。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不代表大纪元。

相关新闻
【专栏】王敬之:燎原不必星星之火
【专栏】王敬之:不识人间羞耻
【专栏】王敬之﹕冬瓜缠入茄门
【专栏】王敬之:独立=战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