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的父女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8日讯】【正见网天星】来美国之前,每到过年时,一对父女在寒风中抖动的画面就会从记忆的深处浮出,挥之不去。到美国后,中国新年在我记忆里渐渐淡化,那对父女的影像也随之消失。可是,最近,读着《九评共产党》征文,那对父女的影像又一下变得清晰起来,叫人想起三十年前,也就是1975年,那段令人心痛的经历。

故事发生于三十年前除夕那天的下午4、5点钟,在大别山麓的一个县城里。城里的十字街上,冷冷清清,几乎没有什么行人。天气阴冷,人们早已躲进温暖的屋子里去烤火,准备吃年饭,与家人团聚。

那时电视还不像现在这样普及,只有单位里才买得起电视。因为妈妈单位里有电视,父亲就带着我们去那儿看电视过除夕,去的路上,恰好要路过工商管理所,那是一个专门管理市场的地方。那个年代是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时代,农民想拿点土货到城里换点钱买油盐都有可能被那工商管理处没收。

因县城靠山,因此每到冬天时,就会有山民将自己烧的炭拉到城里偷偷的卖,尤其是到了年关,山民为了换点过年的物品,也只能硬着头皮拉些炭出来卖。

我和弟弟跟在父亲的后面高高兴兴的准备去看电视过年。可当我们走近工商管理所时,一个令人心酸的画面将过年的兴致降到了与天气一样冰冷的温度。一对穿着破旧的父女在寒风中站在一板车炭的旁边,一位管理人员正在说着什么。那一车能给这家人带来一点喜庆、希望的炭已被管理人员无情的没收了。看着这一幕,父亲叹了一声,拉着我和弟弟匆匆离开了。

几年后,当我读到白居易的《卖炭翁》,就想起这对卖炭的父女。中共一直在告诉人们古代封建官僚是多么的残酷欺压百姓,可中共对百姓的掳掠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卖炭翁还被留下了“半匹红纱和一丈长的绫绸”,可卖炭父女是被掠夺一空,没有半点回馈,不知他们家的年是如何过的。正是昨日的历史却在告诉今天的故事,历史并没有进步。

好在《九评》的光明已划破中共统治下的黑暗,神要清算它的时刻已是指日可待。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继明尼苏达日报对1月29日明大九评共产党研讨会的采访报道后,明州另一家以亚裔为主要读者群的报纸-亚美新闻报,也对明大九评共产党研讨会进行了较深入的报道。亚美新闻报的记者汤姆-拉勉图拉是全程参加明大九评研讨会的三名记者之一,并在会后对演讲人进行了采访,下面是他发表在亚美新闻报上题为“中国共产党研讨会”的文章的译文。

  • 众所周知﹐人们把背叛一个民族的种类称为“民族奸”﹐抗日战争中有汉奸﹑蒙奸﹑
    缅奸等。“九评”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文化为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的灵
    魂基础是﹕“仁﹑义﹑礼﹑智﹑信”﹐而邪恶外教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点是“假﹑恶﹑
    暴”﹐中共把邪恶外教引入中国﹐发动文化大革命﹐强行剥夺中华民族的灵魂基础﹐
    强行消灭中国人的肉体﹐八千万人命归黄泉。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灵魂上强奸﹐肉体
    上消灭。同时共产党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历史污蔑﹑谩骂为宫廷斗争及宦官专权﹐
    在地球上﹐无耻谩骂自己祖宗的只有中国共产党。共产党是兽类﹐不通人事﹐专以
    寄生﹑祸乱人类为荣﹐所以它就是一个背叛中华民族的种类。由于其造成的危害最
    大﹐因此就将中共称为﹕最大的中国奸﹑汉奸﹑倭寇。

  • 读罢九评,回忆起入党宣誓的誓词,“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感到哭笑不得。
  • 大纪元系列社论“九评共产党”系统深入地揭露分析批评了共产党的邪恶本质,使得我认真反思了这几十年走过的所谓“为人类理想而奋斗”的道路。 虽然从1997年起我已经事实上脱离共党,但是从未真正从思想深处系统批评清算。今天重新认识,正式声明退党,与其决裂。


  • 乙酉年的大年初四,圣地亚哥少有的下起了中雨。可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一间会议室里,气氛却非常热烈。圣地亚哥第二场“九评共产党”研讨会在这里召开。



  • 2005年1月30日下午,大纪元时报法国分社在巴黎华侨文教中心组织了一场“九评共产党”研讨会,巴黎各界侨胞上百人出席。长期以来特别关注中国民主和中国命运的著名汉学家侯芷明女士(Marie Holzman)是特邀嘉宾之一。她在发言中披露了一段当年与赵紫阳耐人寻味的对话。下面是侯芷明女士的有关回忆(根据录音整理)。
  • 自大纪元系列社论《九评共产党》发表以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海内外的强烈回响,从世界各地各界举行的九评研讨会,到网民的大量响应文章,可见人们对九评的欢迎赞同。当然,九评因击中了中共邪灵的要害大快人心,也肯定不会风平浪静的真没有回应,近日,果在官方的“中国反邪教网”上,看到一篇“大纪元的《九评》真的能打倒共产党么?”的文章。




  • 我到美国交上的第一家朋友是袁先生一家。因为袁先生的独子和我们家的儿子一样大,玩在一起,让我有机会了解袁先生特别的人生经历。要算起来,袁先生比我们可高一辈,我还没出生,他已经是右派了。袁先生十七岁以优异成绩考上中国名校--北京大学。大学期间,袁先生与其它同学被派往机场欢迎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因为站在冰天雪地,冻得很僵,南方长大的他,说了一句笑话:“我们都快变成木乃伊了”。五七年“反右”时,袁先生被揭发为有右派言论,给社会主义抹黑,被发配去了北大荒劳动改造。一去就是二十几年,一个风华正茂的聪明才子就此断送了美好的前程。北大荒劳改犯的贱民生活自然很妻惨。据袁先生讲,能像他这样活着出来的人寥寥无几。可更悲哀的是因他而受株连的亲人对他的仇视带给他的伤害。他的母亲是一位铁石心肠的共产党员,当时就与他划清了界线。直到九七年他母亲身患绝症,时日不多时,他专程从美国赶回中国大陆探望,虽然他买了不少名贵补品及特效药,可他母亲到死都没原谅这个曾给他们家庭带进几十年悔气的右派儿子。这究竟是谁的错?难怪我小时候一说话,我妈就会说“不要乱说,在五七年你肯定被打成右派”。我从小就有怕被打成“右派”的恐惧感,真是到了大气都不敢出一口的地步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