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各地香港城惨淡经营

标签:

【大纪元2月26日报导】(据明报新闻网报导)在CEPA后,广东各地妊建“香港城”商场,但经过一年后,有的惨淡经营,有的结业。

新华社报道,新年期间,广州的各大商场可以说赚得“盆满砵满”,但在商业旺地北京路上经营香港商品的“零关税商品城”却显得门庭冷落。有不少档口拉下了卷闸门,有的贴着“转让招租”的小广告,经营水晶店的香港人陆港余慨叹:去年初开业时的确火了一个多月,之后就每况愈下,不少同来的香港人已经不做或者转手给别人,“再这样下去,我也要撤了,”他无奈地说。

去年一年中,广东特别是珠三角各大城市以“零关税”、“香港个体户”为卖点的“香港城”纷纷登场。然而在经历了开始的新鲜热辣、人潮涌动之后,各种予盾便纷至沓来。一些商户认为,管理者难以保证“进城”货品为正宗港货的“血统”,是造成“香港城”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招商和开业之初,这些“香港城”大都坚持设立两大门槛:商户经营者必须是港澳永久居民、进城货物要持有港澳原产地证明书。但在经营一段时间之后,许多消费者却发现,“城”中的货品有大量内地产品,有的是中外合资的,有的香港品牌本而在珠三角生产的,有消费者甚至在城中买到了假冒伪劣产品。陆港余说,该商城一期招商时还要求是港澳居民,二期的条件已大大放宽,一些时尚产品都可入内了。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香港城”红而不火的关键原因还在于商家误读了《安排》,急功近利地把“香港城”当作了一种商业炒作的题材。事实上,香港早已不是原来的世界制造业中心,许多品牌的生产基地都转移到了珠三角等内地地区。而还在香港生产并享受“零关税”政策的产品,如珠宝、保健品等一些品牌“周大福”、“周生生”等,早已在内地拥有无数的专卖店。

相关新闻
叶璇 让田亮投怀送抱
中国官员指称两岸出版界欠缺“三C”
美国中餐馆体面经营 拉拢顾客
朗豪坊UA消防设备要再核实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