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农产品西进大陆”系列报导之二

台湾农民抢占大陆市场 既期待又怕受伤害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4月2日报导】(中央社记者任纹仪台北特稿)台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本土农业受到相当大冲击,为了另辟生路,中国广大消费市场就成为台湾农业向外发展的首选,但现阶段台湾农产品西进大陆除了技术性问题待克服外,两岸关系发展更直接影响相关政策走向,有意抢食市场大饼的台湾农民或台商可说“既期待又怕受伤害”。

台湾入世以来,大批外国农产品挟价格优势打入市场,使得本土农业面临极大的竞争压力,由于受限于台湾农产品内需市场有限,造成近年来农产品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不断下滑,农民所得大幅减少,台湾农业亟需对外拓展商机,因此农民开始将希望寄托于对岸庞大市场。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公开宣示欢迎台湾农产品到中国销售,表面上两岸农业交流似乎荣景可期,但实际上中国对于台湾农产品登陆的设限仍多。

目前台湾农产品销往中国所面临的问题有三:

一、获准登陆的种类十分有限。以水果来说,目前中国农业部开放台湾莲雾、杨桃、芒果等十二种水果,从四月起可以免税、专案绿色通关方式运往上海、北京销售。中国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后,为了对台湾表示善意,又新开放柠檬及哈密瓜输往大陆。

这“12+2”种水果只要申请审批,大致都能获准进入大陆,可是像西瓜、荔枝、龙眼、葡萄、梅、李、梨等优良农产品,由于中国单向限制,至今仍无法进入大陆市场。换言之,除非是栽种中国正面表列允许进口的十四种水果,否则果农仍无缘进入中国市场。

二、关税以及货运、检疫、通关等成本过高。目前中国农产品关税高达百分之十四至十六,另外还有加值税百分之十七,整体税率高达百分之三十一到三十三,同时农产品检疫、通关时间冗长,每个省份的规定又不同,增加农产品外销中国难度。

海峡两岸农业协会副秘书长龚世明表示,中国各省的关税、检疫、通关规定都不同,台湾生产成本较高,农产品进入大陆后售价居高不下,就会影响市场接受度与销售量。

举例而言,凤梨等生鲜水果在冷藏状态下只能保鲜七到十天,但在两岸尚未直航下,经由海运到中国约需一周时间,船上岸后还要缴纳百分之十六的关税,加上检验检疫通关旷日费时,农民几乎已无利可图,甚至还得承担水果腐烂的风险和损失。

三、销售管道与通路亟待拓展。中国至今缺乏完善的农产品行销通路,台湾农民也欠缺大陆市场实际销售经验,不熟悉大陆农产品“果菜行口”行销制度。

尽管农政单位多次结合协会、策略联盟及农会等团体赴大陆办展览会,但台湾农产品销售管道仍然受限,目前多半只在台商经营的卖场销售,无法全面打进大陆市场,一般大陆民众根本看不到、也买不到来自台湾的农产品。

除了实务面遭遇的问题外,和许多有意西进的产业一样,受到两岸关系大环境影响,台湾农产品输往大陆也面临政策上的争论。

首先,最令农政单位忧心的是,农民赴大陆投资经营农业将导致台湾农业技术外移,使得本土农业所享有的技术优势不再,中国土地、原料、人工成本低廉,将进一步造成台湾农业空洞化。陈水扁总统也一再提醒农民:“农产品可以销到中国大陆,但是技术不能过去。”

农业界人士认为,台湾农产品如果能顺利打开中国市场,也许有助解决滞销问题,但也担心农业技术如果移转到中国,可能会回销台湾,打击台湾农业。

中兴大学农业应用经济学系副教授简立贤表示,农业技术来源缺乏归属性,也没有专利保护,一旦西进,等于是在培养竞争敌手。

台大农业经济系教授雷立芬则有不同看法,她说,农技西进是否造成台湾农业技术空洞化,关键是农政单位与研究机构能否重视农业技术研发与品种培育、改良。

她认为,与其限制农技西进,不如主动积极协助农民研发新产品,生产线则分散到大陆,利用大陆的土地和低廉劳力进行生产,而产品永远标示品种来自台湾,朝这个方向发展,就没有技术流失的问题。

农运诗人詹澈的看法更直接,他认为农业技术主要包括剪枝、施肥、品种等问题,农民“带一段过去就可以种一大片,根本挡不住”。

其次,大陆市场庞大,如果台湾农产品顺利打开大陆市场,未来外销与内需的比例将相当悬殊,农作收成必须长期投资,短则数月,长则数年,在过度倚赖大陆市场下,台湾农业的生存与发展将出现高度风险。

对于温家宝的“善意”,雷立芬直言这“其实是一个很难接的球”。雷立芬说,台湾正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基于大陆庞大市场,希望将台湾生产过剩农产品销往大陆,但又担心过度倚赖中国市场,将致台湾农业面临高度风险。

南瀛农产国际行销公司总经理翁炳坤也认为,当前两岸处于不稳定的关系,今年也许下一张大订单,农民就拼命的种,明年却突然不买了,或者不让台湾农产品进口,那该怎么办?

因此,学者强调,台湾农产品过剩应透过减产或转种方式解决,绝对不能过度依赖大陆市场。

总结来说,现阶段两岸农产品交流,不仅是农业议题、经贸议题,更是敏感的政治问题。在中国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后,温家宝随即在人大闭幕记者会上释出欢迎台湾农产品赴大陆销售的讯息,外界均解读为具有拉拢民进党票仓、台湾中南部农民的意涵。

如果两岸关系迟迟无法正常化,农产品西进缺乏相关的保障与辅导协助机制,在庞大商机诱惑下,其中潜藏的高度风险还是必须提防和警觉。

相关新闻
政协委员调查:农民工生存品质五大问题
安徽贪官挪公款豪赌 输光万余农民活命钱
农民被民警传讯20分钟身亡  五个蹊跷
跟中共混一辈子   晚年却无栖身之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