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如何正确测量体脂肪?

文/台北荣民总医院营养部营养师林明洁

人气: 228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18日讯】体重是由骨骼、肌肉、内脏、体液及体脂肪的总和。随着个人成长、生育或活动量等不同,有部分体组成产生量的变化。以体液为例,它占总体重60-65%,若身体发生脱水现象,体重变化可能差异数公斤之多。事实上,体重增减,主要与脂肪细胞大小变化有关。若体内储存过多脂肪,即称为“肥胖症”(Obesity)。

以20-24岁,身高174公分高,体重70公斤之正常年轻外国男性为例,体内之总脂肪量约占总体重的10.5公斤(15%),其中约2.1公斤(3%)是必需脂肪,以保护内脏,或维持神经系统正常功能。另外,8.4公斤(12%)是储存型之脂肪,它是堆积在皮肤下层,或包围在各内脏间,以行保护作用。同样地,以20-24岁,身高164公分高,体重57公斤之正常年轻外国女性为例,体内之总脂肪量约占总体重的14.3公斤(25%),其中约6.8公斤(12%)是必需脂肪,又其中5-9%的脂肪分布在胸部、臀部和大腿。另外,7.4公斤(13%)是储存型之脂肪。由此可知,男性体脂肪含量比女性少。

因此,以体脂肪来做肥胖指标时,正常年轻男性体脂肪为体重15%,若大于20%,视为体脂肪过多。而年龄大于50岁之男性,体脂肪平均为体重的25%,大于30%时可称为“肥胖症”。正常年轻女性体脂肪为体重25%,若大于体重30%,则视为体脂肪过多,中年以上之妇女,体脂肪大于体重37%则嫌太胖。

体脂肪的测量法有五种,以下分别述说其原理及实用性:
一、水中称重法: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水中所减少重量(即浮力)等于物体在水中所占同体积水重。在陆地上称好体重,然后沈入水中作最大呼气后再称一次体重,根据这两项的体重差异,代入公式求体脂肪百分比,此方法最准确,但是受限于需要使用特殊仪器与设备。
二、皮下脂肪测量法:是利用特殊的皮下脂肪测量器在特定身体部位,测量皮下脂肪的厚度,最常用测量的部位有下列五处:1.上臂三头肌的背部;2.肩胛骨下方;3.肠骨的上方腹面;4.肚脐旁的腹部;5.大腿的上方前面。再根据这五处皮下脂肪的厚度总和来衡量体脂肪的多寡。此方法适用于运动员或接受运动训练或重量训练数年者。
三、体围测量法:是在身体特定的部位以软尺测量其周长的方法,常用来测量的部位包括:1.腹部(肚脐上方2.5公分处);2.臀部(两脚靠拢时臀部最突出处);3.右大腿(臀部下方处);4.右上臂(在手臂向前伸直且手掌朝上时量肩与肘的中点);5.右前臂(在手臂向前伸直且手掌朝上时量右前臂最粗大处);6.右小腿(膝与踝之间最粗大处),此方法适合非运动员。
四、脂肪细胞检查法:直接测量脂肪细胞的大小及数目。此法必需取出一块体脂肪,然后以化学方法将脂肪细胞分离,再用显微照相法等求脂肪细胞量。
五、生物电阻测量法:利用脂肪与水分导电率不同的原理,藉由电流通过测试者之两极肢体,来测量体内脂肪比率。这是目前市售体脂机最常见测量原理,但当膀胱没排空、胃有食物、排便未干净等情形,都会造成估计错误。

体重扣除体脂肪后所得的重量,称“非体脂肪组织”(Lean Body Mass;LBM),可因运动量增加而增加。相对地,就是减少体脂肪量,以举重选手为例,体脂肪大多控制在20%左右,那是因为有运动之故,所以看起来胖的人,不一定脂肪率高。然而,过高的体脂肪是各种慢性疾病的主要导火线,建议您,一旦发现脂肪率偏高,就必须检测血压、血糖等情况,了解是否潜藏危害健康因数,待找出肥胖原因后,再请营养师设计合适的健康餐饮、配合运动及改变生活方式。◇(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