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遏阻西进 积极管理止血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1月2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永吉/台北报导〕台陈水扁总统在元旦谈话表示,将对两岸经贸实施“积极管理、有效开放”,台行政院副院长吴荣义指出,台湾对中国外贸依存度已逼近四十%,再不积极管理,恐遭磁吸效应反噬;台立委王涂发更是重炮痛批政府自二千年来根本是“积极开放、全无管理”。

凯达格兰学校昨邀请台行政院副院长吴荣义、立法委员高志鹏、王涂发、凯达格兰学校副校长林向恺座谈,与会者一致认为,“积极开放、有效管理”造成台湾资金严重外流中国,需要马上止血,台陈总统提出“积极管理、有效开放”,显然看出问题的严重性。

王涂发:放宽上限不可行

王涂发痛批政府放任“钱进中国”,尤其经济部还拿数据告诉他,“根据中国官方统计,近二年日、韩占中国吸引外资金额比重仍较台湾为高”;他不客气地说:“经济部脑袋是不是该清洗了?日本的GDP是多少?台湾是多少?嫌台湾流去的资金还不够多吗?”他也认为,台金管会开放企业投资中国四十%上限也不可行,不是自由市场就可以不用管。

吴荣义指出,台湾目前所处的情势可说是全球独一无二,邻近一个巨大的经济体─中国大陆有磁吸效应,偏偏又虎视眈眈想吞并台湾,不但在外交修理台湾,更在经济上利诱。面对一个敌意这么深的国家,台湾对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从2001年的不到二十%到去年逼近四十%,实在太危险。

高志鹏认为,各界批评台民进党政府的两岸经贸政策在开倒车,他严重质疑这究竟是少数企业家的心声还是多数人民的心声;况且“积极管理”并不是反对开放,而是让两岸交流更有秩序、更有效率。

林向恺:台湾缺乏敌我意识

林向恺指出,台湾未落实“积极管理”造成十个严重后果,包括为了降低成本西进,造成产业升级速度愈慢,台湾产品在国际市场愈容易被中国取代,同时厂商也会因为于中国的个别利益在台湾形成亲中势力,对政府施压;而且如果台商竞相投资中国,外商又何必投资台湾?台湾最大的问题在缺乏敌我意识,民众对国家的认同度太薄弱,操之在我的筹码太少。

立委看法/东盟加印度 分散风险

〔记者李欣芳/台北报导〕新内阁要如何落实台陈总统“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的两岸经贸政策,引发关注;台民进党立委林浊水昨天表示,若要积极管理,就应思考不过度集中在中国的投资风险分散方式,重新评估南进政策的可能性,除了东盟国家,也可前进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

台联党团总召何敏豪也呼吁扁政府应推动前总统李登辉主政时期即倡导的南进政策。

林浊水建议,新内阁就任前,应先确立“游戏规则”,像九十五年度台中央政府总预算,是要提出覆议还是反对覆议,内阁应先讨论。

对于“积极管理,有效开放”政策,台民进党部分新潮流系成员曾表达异议,但台陈总统后来主张党内应就路线与政策问题进行辩论;林浊水表示,现在就看这个辩论是玩真的还是玩假的,如果是玩真的,新内阁的两岸政策就应依辩论结果订定;若是玩假的,是否在两岸经贸上执行上述政策,则仍在未定之天。

林浊水认为,两岸经贸问题在于大家将过多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不过,台湾并没有把所有筹码都锁在中国,当前政府对关键技术登陆的管制,执行得还可以,但对于资金的流动,例如限制企业投资中国的上限为四十%,则没有必要。

专家建议/罚额应提高 从严审查

〔记者陈永吉/台北报导〕“积极管理、有效开放”究竟该如何落实,台经济部将从四大方面着手,昨天参加凯达格兰论坛的与谈人则提出不同方案,包括成立专案小组审查投资申请案,及加重违规处罚至投资金额的十%等。

据了解,台经济部将针对申请案件事前审查、事后管理、加强查处违规投资案件、未来开放产品项目等四方面从严管理。但台立委王涂发质疑,如果审查的方法、人不变,能否落实“积极管理”只有天晓得!他认为,应该成立一个专案小组,由超过半数以上的学者组成,严格把关审查。

此外,现行对偷跑业者处罚过轻,去年处罚三百七十五件,总金额三千零三十八万元,每笔平均不到十万元,相较投资金额动辄千万,简直是九牛一毛,应将处罚金额提高到投资金额的十%,甚至取消科技业的优惠奖励。至于开放项目,王涂发认为,可仿效美国管制敏感高科技业方式,增列产业审查小组,作为是否开放登陆参考。

凯达格兰学校副校长王向恺建议,不应以投资上限、产业类别限制等指标为核准标准,改以投资中国后对产业完整性、所得差距、技术与人才流失、攸关国家经济安全等不同面向的冲击,要求厂商提书面报告,由产官学组成的审议委员会审查;政府也应积极扫除障碍,营造有利投资台湾的经营环境。

新闻档案/对中高居对外投资66%

〔记者陈永吉/台北报导〕从前总统李登辉的“戒急用忍”、第一次经发会决议的“积极开放、有效管理”,到台陈总统元旦文告的“积极管理、有效开放”,两岸的经贸政策经过三个重大转折,这期间两岸经贸出现什么样的变化?台湾的经济又陷入怎样的困境?

“戒急用忍”在八十五年9月提出,主要是因为台商对中国市场依赖渐深,升高两岸经贸风险,并影响国家整体利益;期间台湾对中国每年投资金额为十二至十六亿美元,对中国投资比重占总对外投资三十%至四十%。

“积极开放、有效管理”为台民进党政府执政后、九十一年11月经发会的决议,当时各界认为,台湾经济进入转型,面对全球化及两岸加入WTO的崭新局面,应鼓励企业进行全球布局、向外延伸力量;期间台湾对中国每年投资金额从九十一年的二十七亿美元,到去年已达六十九点四亿美元,对中国的投资比重占总对外投资从四十%提高到去年的六十六%。“积极管理、有效开放”则是今年台陈总统元旦文告所提出。

目前外商投资中国约五千五百亿美元,根据美国国会的统计,有一半以上的金额(二千八百亿美元 )是台商所贡献。此数据充分反映台湾经贸过度向中国倾斜的不正常现象。

与论者认为,开放不是万灵丹,政经一体的中国可以用政治压迫台湾经济,台湾唯有掌握更多操之在我的筹码,才能追求属于全民最大的利益。

(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