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非结核分枝杆菌易误诊 医师吁加强鉴定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4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思瑞台南县二十六日电)结核病虽是古老疾病,但据统计在台湾每年仍有近千人死于肺结核,行政院卫生署今年拨出新台币一点八亿元经费强化“都治计划”实施,并加强传染性较强的痰涂阳性病人强制隔离措施。医师也提醒结核病需经专业单位多重筛检诊断,以免治疗方向错误。

行政院卫生署胸腔病院医师吴盈勋表示,结核病的致病菌为“结核分枝杆菌”,也是成为人传人公卫疾病的主因;另有平常存在于土坏及水中,不会造成人类间传染的“非结核分枝杆菌”,不过两者常在一般初步筛检及诊断时遭到误诊。

经仔细鉴定,在痰培养筛检呈阳性反应的病患中,约有百分之八十为结核菌,百分之二十为非结核分枝杆菌,此百分之二十的病患便常被误认为结核病,投予抗结核药物,但大部分效果不彰,最后可能造成细菌侵犯肺部、淋巴、皮肤,甚至全身扩散。

临床上常见已完治的肺结核病人,或支气管扩张的病人,追踪其胸部X光并无恶化,但痰培养为阳性,造成病人及家属的恐慌,若没有详细鉴定菌种能力可能再次给予病人无谓的抗结核药物治疗。

吴盈勋表示,非结核分枝杆菌患者在台湾有增多的趋势,提醒民众若发现病征,皆需经专业医疗机构鉴定评估,以决定治疗方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