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糖尿病肾病变之早期诊断与治疗

人气: 12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5月4日讯】糖尿病肾病变之早期诊断与治疗 / 曾进忠 医师

近年来,台湾糖尿病肾病变病患人数逐年增加,是末期肾病原因中成长最快的疾病,有逐渐赶上慢性肾丝球肾炎而成为末期肾病最主要病因之趋势。末期肾病患者需接受长期透析治疗,世界各国政府每年都花庞大经费于照顾这些病人。如果能积极降低糖尿病肾病变的罹患率,不但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质,也可为国家节省许多医疗资源。

糖尿病肾病变的自然病程在10至20年间可分5期,分别是第1期高过滤期、第2期寂静期、第3期初发期 (微白蛋白尿期)、第4期显着期 (显着蛋白尿期) 及第5期肾衰竭期。

糖尿病肾病变主要的变化在肾脏的肾丝球部分,第1至第3期之肾丝球病变是早期变化,为可恢复的时期。

在第3期初发期时,血中少量白蛋白会流失于尿液中,此时可藉由侦测病患之尿液白蛋白含量 (尿液白蛋白排泄率为 30-300 毫克 / 天或20-200 微克 / 分) 来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变。

在此时期,若无积极处理,随着糖尿病病程之进行,会进入第4期显着期糖尿病肾病变。一旦进入第4期,会出现明显蛋白尿,血压慢慢上扬,肾功能则逐渐恶化,最后几乎都会变成尿毒症,难逃血液透析命运。

因此,第3期与第4期糖尿病肾病变的交接点又称为不归点,唯有在糖尿病肾病变进入第4期前积极治疗才能有效预防糖尿病患进入末期肾病尿毒症,一旦病人进入第4期糖尿病肾病变,只能延缓糖尿病患进入末期肾病的时程。

然而大多数糖尿病患在罹患糖尿病肾病变初期,并未出现明显的症状,而延误诊断。近来医界发起一项名为“DEMAND”的全球性大规模尿液筛检计划,包括台湾在内的全球34个国家共3万2千名第二型糖尿病患接受尿液筛检。

医界推动这项全球性尿液筛检活动,可取得第二型糖尿病患微蛋白尿期盛行率的数据,做为早期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肾病变的依据,也据此呼吁糖尿病患在病程早期,即予检出,再透过积极治疗,以达到疾病控制之目的。

令人意外的是,在这次全球大规模尿液筛检活动中,发现台湾地区糖尿病患微蛋白尿盛行率高达62%,高于全球40%盛行率。针对此结果,呼吁台湾医界应积极卫教糖尿病患接受尿液筛检,糖尿病患应每半年至一年接受一次微蛋白尿的尿液筛检,以达到有效预防糖尿病患进入末期肾病。

以往,医界常用血管张力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来控制糖尿病患之血压及降低蛋白尿并延缓尿病患进入末期肾病的时程。但国人对于该类药物容易有干咳的现象,特别是女性病患,比例高达三十%以上。

目前已有新一代的降压药─血管张力素接受器阻断器(ARB)问世,其药理作用和ACEI类似,同样具有降血压、保护肾脏、降低蛋白尿的疗效,但较少有干咳副作用,可提供病患另一项选择。

更有大型之研究显示ARB 可有效预防初发期糖尿病肾病变进入第4期显着蛋白尿期,进而降低末期肾病之发生,为糖尿病患带来福音。

资料来源:台湾成功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http://www.dajiyuan.com)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