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正面的管教方法〈1〉:发现大发脾气的替代方式

南西‧萨梅琳、凯萨琳‧怀特尼 译 / 郭妙芳
font print 人气: 5
【字号】    
   标签: tags:

打人、揍人通常都会在气头上发生——当你很生气、很害怕或陷入挫折当中,却不知道还可以做什么的时候。但是,当你可以控制自己的生气时,相对的,你也就比较能够控制你的孩子了。而且当你能够跳出自己当下的反应来看时,你就能发现管教问题的长期解决方法。以下列出我从专家们——家长本身,学来的一些有效替代方式。

◎让他印象深刻

一位妈妈说,通常她也不认同打人。但是,在她三岁的女儿把自己的手指头伸进插座之后,她开始觉得有必要了。她说:“我的心脏差点就要停止了。我把她狠狠的打了一顿,因为我真的好害怕,而且我想要让她知道,这有多严重。”

我可以了解在这种情况之下,会有想要打人的冲动。然而,这个妈妈可能只是成功的打了她的孩子,让她注意到被打的痛苦,而不是做错事情的本身。如果妈妈能够蹲下来,看着她女儿的眼睛,抓住她的肩膀,用同等害怕和生气的语气说:“你不可以再做一次!”可能反而比较能够成功的表达她的重点。

◎坚定的说

最近,有一个妈妈在我演讲的问答时间里站了起来,她说唯一能让她的孩子聆听的方法,就是用打他来威胁他。当我提出也许她缺乏权威声音的建议时,她感到很困惑。

权威的声音,是最有效的管教工具之一。大部分的我们都会记得,在我们的童年时,能够用一个字或甚至一个眼神,很快阻止我们的大人——也许是爸爸妈妈、老师或教练。那些大人具有真实的权威,因为他们所诉求的,不是恐惧而是道德。他们的反应也是前后一致的。

他们说事情只说一次,而且就真的只有一次,如果有需要的话,他们就会接着采取行动。如果他们说:“如果你不能安静的坐在椅子上,那么我们就得要离开餐厅了。”我们会知道他们是认真的。因为他们不会摇摆不定,所以他们的话变得很有份量。我喜欢称这样的人为“可信赖的父母”。

◎让他们负责

一位妈妈描述了她七岁的儿子,在她婆婆面前说了一句脏话的事情。她告诉我:“我觉得很困窘而且很害怕,所以我打了他。我不想让我的婆婆以为我没有好好教他。” 我问她:“你打了他之后,事情变得如何?”她愁眉苦脸的说:“他给了我一个非常仇恨的眼神,让我全身发抖。我马上知道,我做错了。他并没有因为粗鲁的行为而觉得不好;他表现得就像他是受害者一样,对我非常生气。当然,打他并无法鼓励他改变粗鲁的行为。”

这位妈妈可以怎么做呢?她也许可以非常冷静而坚定的说:“我们家不可以讲这个字。等我们一回到家,就来谈谈这件事。”然后,在讨论了不合宜的语言之后,她可以让他写一张小纸条或打电话给他的奶奶,向她道歉。让他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是比一个巴掌能教给他的更多。它可能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让他能够知道其他人的感受也很重要,不礼貌或侮辱的言行是不被允许的。

摘自: 新手父母《100个教养杰出孩子的秘诀》@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写给孩子的书面讯息,是提出一个困难的议题、在激烈争吵之后重修旧好,或表现爱和赞赏的有用方式。我发现写纸条是最有效的沟通工具之一,父母可以用它来强化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以下列出三个你可以把想法写出来,促进对话发生的情境。
  • 大部分我认识的父母都深深觉得,孩子应该要说实话。他们知道诚实的人,会赢得信任和自信。它是一个重要的价值观,也是必须做的事,因为父母需要得到值得信赖的讯息,特别有关孩子安全的事情。你要如何鼓励家中诚实的气氛呢?这里有一些建议。
  • 我认识的一位妈妈玛莉安,对她的妈妈总是不停的唠叨,有很可怕的记忆,所以,她决定不要对自己的女儿做出相同的事情。她回想:“我妈妈愈说什么事情,我就愈不会改变我的心意。我也想教导爱丽丝适当的行为,但不想重复每件事情一百次。”
  • 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治疗那些成长在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的儿童时,有可能会遇到庞大的障碍......
  • 对父母或教育者来说,最严重的儿童教育错误,就是对走上错误道路的儿童预言悲惨的结局。这类愚蠢的预言会助长儿童的怯懦,让情况无限恶化。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鼓励儿童。
  • 我们必须从“激发这类儿童的勇气,并让他们相信自己的长处与能力”来进行治疗。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 学龄儿童往往喜欢独立,但他们仍然需要你的爱、关注和认可。在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导。这些限制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并为开始上学后的新规则、惯例和责任做好准备。
  •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都会努力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将他们的努力追求导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须确保,孩子的努力可以获得心理健康与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调。
  • 我们知道,不劳而获的成功多么容易转瞬即逝,因此训练儿童满怀企图心没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训练他具备勇气、坚忍和自信,这样他才能体认到失败时永不气馁,而且应该视“失败为需要被解决的新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