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太阳能农场 德国猪农闯出生路

人气 6
标签:

【大纪元7月29日讯】自由时报编译俞智敏/特译

德国今夏气温屡创新高,多数农民眼看农作物在高温下枯萎,牲畜赖以维生的草地也被烤焦,心中沮丧可想而知。但在南德巴伐利亚州的布特维森,三十四岁的猪农盖特纳却乐观面对高照的艳阳,因为他在八千余公亩的农场上搭起一万余片太阳能板,这些面板把阳光源源不绝地转换成电力供邻近村庄使用。

盖特纳在三年前决定把家族经营了一百五十年的养猪场改建为小型太阳能发电场,挽救了原本濒临破产的事业。盖特纳坦言,假如他继续养猪,恐怕连修屋顶的钱都没有,因为德国猪肉价格根本无法与巴西廉价猪肉竞争,他原打算把农场脱手,却连买家都找不到。盖特纳家农场的面积虽然不小,不过德国东部和波兰的农场面积更大,也更符合经济效益。

尽管世贸组织最近关于关税及农业补助金的谈判宣告破裂,欧洲农民可望继续取得政府补助,但巴伐利亚州政府早就自诩为高科技产业州而非农业州,盖特纳认为经营养猪场已经不合时宜。

欧洲国家为降低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近年来大力鼓励开发另类能源,对愿意在土地上设置风力发电机的民众提供高额奖励金,德国的风力发电业规模更居全球首位,不过由于有不少民众抗议在住家附近设置大型风力发电机,因此德国的风力发电产业成长速度已见减缓。

位于内陆的巴伐利亚州缺乏沿海各州的风力资源,却是全德日照最多的一州,向南的盖特纳家农场四周没有高山阻挡,更是终年阳光普照。

2004年德国通过法令,保证以每瓦电力高出市价两三倍的价格,向自愿兴建太阳能发电场的民众收购电力,促使盖特纳与同学彼特森研究把养猪场改为太阳能发电场。传统农民对太阳能发电多半一窍不通,盖特纳等人从头自行摸索,最大的障碍在于设法贷款取得约五百万美元(约台币一亿六千余万元 )的改建工程费用,更得说服市长让他在附近田地装设电线。

现在盖特纳每年光靠出售电力就赚进超过六十万美元(约台币一千九百六十八万元 ),再过十五、六年就可还清贷款,还可以开得起宾士汽车。

不过,为避免鸡蛋全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盖特纳还是保留了农场的一千头猪,他认为随着世界人口不断成长,猪肉的价格迟早会回涨,此外猪的排泄物可以转为沼气发电,以补太阳能发电受天候限制的不足,可说一举数得。

(取材自纽约时报 )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新能源“昶电”利用太阳能 发展潜力十足
德专家︰台湾适合发展再生能源
环署的新家 老屋拉皮要拿绿标章
葡萄牙兴建全球最大太阳能发电厂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