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手吧,让孩子为自己负责〈1〉

少动手、少开口的妈妈,培养出“自动自发的孩子”。
文/田中喜美子 NMS研究会 译/ 徐秀娥
font print 人气: 1
【字号】    
   标签: tags:

学校地板上常有形形色色的失物。这些掉落的东西,几乎不见孩子主动拾起来,或将它丢到垃圾筒里,更别说是热心寻找失主了。 即使老师开口说:“喂,铅笔掉下来啰!”如果不是自己的铅笔,便以漠不关心的神情回说:“不是我的东西。”

这样的孩子,在家里难道没受过教养训练吗?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的妈妈总是对着孩子唠叨:“要这样做”、“要那样做”。

已上幼儿园的R小弟,每天被妈妈这样唠叨: “快点去洗脸!”、“快点换衣服!”、“快点吃早餐!” R小弟的妈妈在公司上班,所以每天早上都与时间赛跑。除了整理自己的衣着仪容,还要忙着做早餐、送孩子去幼稚园……虽然妈妈也知道不该一直催促R小弟,但还是忍不住数次脱口而出,叫孩子快点。

四岁的O小弟个性温吞,不论游戏或吃饭,都非常慢条斯理。 一天,他吃东西不小心,把牛奶打翻了,于是妈妈说: “啊,怎么又把牛奶打翻了!你真是一个糊涂蛋……”然后继续唠叨:“快点去拿抹布擦干净。你啊!真是坏毛病。你没喝到牛奶,塌塌米喝到了怎么办?还好塌塌米喝了不会长大,可是你看!牛奶会发臭,擦的时候要更用力些。你这个呆瓜!”

对O小弟的妈妈来说,你并不想说出O小弟是“呆瓜”的话,可是,因为心情焦急,以致口不择言,说出这番话。

五岁的M小弟通常一到八点半,就要整理床铺、准备睡觉。可是,每天晚上都会听到妈妈这样说: “来,整理一下!”、“来,刷牙!”、“来,换睡衣!” M小弟生气地顶嘴: “不要说了啦!我正想这么做嘛……” 玩在兴头上的孩子,总是把时间忘得一干二净。M小弟也知道,八点半必须准备上床睡觉,可是忘记留意时间,才被妈妈这样说。

以前,曾有人对育儿感到不顺心的妈妈,录制一天生活作息的录音带。这些妈妈听到自己对孩子气急败坏的声音,对“原来自己这么唠叨”感到惊讶不已,从而开始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在妈妈的心里,似乎潜藏有一种依赖性的想法:“对自己的孩子这么说,应该没关系吧!”而这种想法,不知不觉中让妈妈的言语变得粗暴。

不代劳、不出主意而在一旁守护孩子,并不比动口责骂来得容易。唠唠叨叨是没办法教好小孩的。与其不由分说地责骂他,不如多说些让他自动自发的话,譬如说:“游戏结束了吗?”、“差不多该准备上床啰!”等等。

摘自: 新手父母出版社《放手吧让孩子为自己负责》@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治疗那些成长在缺乏关爱的家庭环境的儿童时,有可能会遇到庞大的障碍......
  • 对父母或教育者来说,最严重的儿童教育错误,就是对走上错误道路的儿童预言悲惨的结局。这类愚蠢的预言会助长儿童的怯懦,让情况无限恶化。我们应该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积极的态度鼓励儿童。
  • 我们必须从“激发这类儿童的勇气,并让他们相信自己的长处与能力”来进行治疗。
  • 在成长到学龄的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培养和练习帮助新朋友、与他人相处和交友能力。还有自我调节和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
  • 学龄儿童往往喜欢独立,但他们仍然需要你的爱、关注和认可。在成长和探索的过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导。这些限制可以帮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并为开始上学后的新规则、惯例和责任做好准备。
  • 我们已经知道,儿童都会努力追求优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责任,就是将他们的努力追求导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须确保,孩子的努力可以获得心理健康与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调。
  • 我们知道,不劳而获的成功多么容易转瞬即逝,因此训练儿童满怀企图心没有什么好处;更重要的是训练他具备勇气、坚忍和自信,这样他才能体认到失败时永不气馁,而且应该视“失败为需要被解决的新问题”。
  • 我们一直在推广学前教育课程。诚如近日《纽约时报》一篇文章指出,学前班远远供过于求,还提到“幼儿教育提倡者说,如果家长知道学前教育的好处,可能会有更多的家庭报名参加。”然而这些所谓的好处往往难以实现。从各种学术研究得知,上学前班的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可能遭遇困难,在行为和学业上落后于没有上过学前班的同侪,而且在学涯后期被留级的可能性增加。
  • 孩子会在学习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对学习本能的热爱常常会消失。许多孩子逐渐开始厌恶甚至害怕上学和学习新事物。 以下是一些简单的策略,家长或老师可用来培养孩子保持对学习的热爱。
  • 漫无目的的育儿,是一件非常慌乱的事。有了孩子后的每一天,我们都要面对许多抉择:替孩子准备什么食物?找什么学校?玩什么运动?如果父母心无定性,总是犹豫不决或朝令夕改,家庭就会陷入各种混乱。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