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重现明代古城堡 内部机关重重

标签:

【大纪元8月14日讯】据广州日报报导,广东南雄近日发现一座完好明代古城堡,里面机关重重。这座神秘的古堡带着古代中原士族的贵族风格,既曾抵御过盗匪猛兽的洗劫,也曾庇护数代中原后裔,如今历经630年风雨,通体难觅丝毫裂缝和倒塌之处,称为奇迹。

“城堡名叫黄屋城,顾名思义,是黄姓人家居住的地方。里面机关重重,没有城堡居民带路,进去后就难以出来。”在土生土长的城堡人——百顺小学黄校长的带领下,一行人深入古堡探秘。

站在城堡的东门极目四眺,宏伟的城墙向山边延伸,一眼望不到边。高达9米多的城墙分为两部分,下部由质量上乘、手工精细的花岗条石砌成,上部则是清一色的规整厚实的青砖砌成。城墙厚从70至170厘米不等。每扇城门都有2套门,1套是木门,1套是铁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据称,黄屋城其实是一座庞大坚固的防御性建筑。如遇敌情,城门一关便固若金汤,居民们可在巨堡中生产生活数月无忧。高大的城墙每隔3米左右就设有一个枪炮眼,能居高临下地予敌迎头痛击。城堡南门建有一个高10多米的碉堡围楼,厚厚的铁门奇重无比。这是供城堡居民进攻和退守的第一道防线。

现场看到,古堡中的房屋之间全部都是用梁木连接,相互之间全赖其严谨的整体结构互相勾连。房屋不仅具有防震功能,还有较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冬暖夏凉。其建筑规模之宏大,技术之精湛,依明代科技条件而言非常罕见。

走进城堡,一条条被岁月磨得又圆又滑的鹅卵石古巷伸向深处,寂寞而悠长。巷街两边全是老房子,几户人家对门而建,共用一个天井和门前水沟。雨滴从屋檐下丁丁咚咚滴下来,是寂寞的古堡六百多年来最动听的音乐。

黄校长说,旧时有黄、诸、严三姓共居城内,最旺盛时600多间房屋中共住了300多户人家。后来诸、严二姓迁往别处,只剩下黄姓人家。

目前的古堡“原住民”大都耐不住城堡的陈旧与寂寞外迁,只余下10多户人。黄校长说,有的老人喜欢城堡的幽静淳朴和与世无争,在跟年轻人在外居住后,又重新搬回古堡居住。

神秘古堡的来历如何?南雄博物馆朱馆长介绍称,唐宋时期,中原大批士族为避战乱南迁,多驻足珠玑、牛田坊一带。其后,南迁珠江三角洲各 地,但也有部分氏族定居南雄,时称客家人。客家人初到南雄落籍,十分艰难,尤其到崇山峻岭寄居的,常受到盗匪、猛兽的侵袭,苦不堪言。客家人为在当地生息繁衍,不得不摆脱一家一户独居的方式,集资建城堡,住在高墙城堡里面。

古城堡建于明洪武十年(1377年),距今正好630年了,黄校长说,大山深处的城堡历经630年风雨沧桑,通体难觅丝毫裂缝和倒塌之处,坚固异常,的确是一个奇迹。@
(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澎湖风柜蛇头山  荷兰登陆古堡纪念碑揭幕
中世纪古堡 德国瓦尔特堡
印度百年古堡 变身渡假饭店
长江第1号洪水形成 中下游持续暴雨汛情严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