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市场节奏】失业潮的引发(下)

方研

鸿海董事长郭台铭
 
郭台铭说“景气比大家想的还要坏三倍 企业裁员是必然的淘汰换新,是未来的趋势,裁员并不代表企业没有良心,也不是企业没有竞争力,因为在危急的时刻,企业若是不积极因应,硬撑到最后反而需要政府纾困;因此建议外界应以另一个角度来看待,并去思考究竟是裁员还是政府纾困的代价比较高。而经济情况确实很严峻,而且景气比大家所想的还要坏。” 

政府苦民所苦
 
政府苦民所苦,推出消费券、爱台十二建设、都市更新,扩大内需公共建设。另外减税希望减轻民众的压力,而台商能回到台湾投资,企图制造经济成长。但整体大环境不佳,目前房地产空屋率颇高,而房地产又是内需的火车头。因此在内需不振,外销萧条的情况下,更是让政府伤透脑筋。 

 
民众的反映

 
科技厂王先生
 
失业率攀升,政府是不是也该缩减外劳,让本土劳工多些就业机会。很多公司工厂都裁员,台湾的劳工裁一堆,反倒是外劳没裁,政府是不是要检讨一下。要停止外劳输入,制造多ㄧ点本土劳工的就业机会,而且针对还在本土的外劳,是不是要缩减在台工作的时间,让台湾人也有工作做。
 
金融界张先生
 
金融海啸,让五年级生成了大企业的裁员要区。以往公司要裁员
老板都会觉得不好意思,但这半年多来,金融海啸让公司裁员变得合理化。不管公司赚钱赔钱,当老板的都把握机会争相瘦身,国内只要百人以上的企业。倚重的中上层管理人员,大多是四十岁上下的五年级生,这批跟了老板十至二十年的中间干部,在这波裁员潮下被迫成了要区。老板有了正当的理由,砍起人来就特别顺手。
 
学生吴小姐
 
平时以打工维生,在七月底时,面对了失业,在八月中时,我顺利找到另一份工作。白天要上课,其实打工的时间很有限,照理说应该无法找到工作,毕竟现在失业的人那么多。那时,她每天都在网路看看有没有工作是适合的,甚至在她住的地方和学校附近的便利商店,或是商家一间一间的找,看有没有缺人或是愿意请工读生的。
 
最后顺利找到一间便利商店,经过自己的努力现在当上店长,而回想要不是当时的决心,现在的情况一定会很惨。
 
市场观点
 
民众因为公司的不景气,减薪、福利的减少,以致造成生活上的困苦。但小老百姓应付不景气,普遍采用缩衣节食过日以外。要是在过年前收到被裁员的通知,除了抱怨以外,最重要是应该冷静思考,如何去面对未来的规划。与其不断的苦恼,还不如多充实自己。或是多找寻机会,也许多一分勤劳,就多一分的成就。@*(http://www.dajiyuan.com)

相关新闻
【掌握市场节奏】 纷纭的交叉路
【掌握市场节奏】职场人理财观一
【掌握市场节奏】职场人理财观二
【掌握市场节奏】职场人理财观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