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清 蚊子博士 搏命防疫

胡清晖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2月10日讯】被誉为“蚊子博士”的台大环境卫生研究所兼任教授连日清,研究蚊子超过六十五年,参与国内疟疾根除、登革热防治,还差点因为感染登革热、恙虫病丧命,虽已年逾八旬,仍自愿前往非洲友邦圣多美普林西比进行疟疾防治,该国总统因此在联合国大会赞誉台湾,去年获得卫生署颁发的一等卫生奖章。

日治时期出生的连日清,受到日本昆虫学家大森南三郎启蒙,让他下定决心研究蚊子,退伍后,连日清到屏东潮州的台湾省疟疾研究所从事疟疾防治工作,台湾终于在一九六五年根除疟疾。

一九八○年代,他率团前往当时的南美洲友邦玻利维亚进行疟疾防治,待了三年八个月,控制当地疫情。

从玻利维亚返国之后,连日清又投入国内南部的登革热防治工作,他亲上火线防疫,发明诱蚊产卵器,于一九九二年获颁卫生署二等卫生奖章。

“为了研究病媒蚊,经常使用蚊帐捕蚊,还卷起裤管吸引蚊子叮咬,有染病的风险,因此事先都要吃药预防”,连日清回忆,也曾不慎感染登革热,并两度罹患恙虫病,一度发高烧超过四十度,差点丧命。

2000年时,连日清赴非洲友邦圣多美普林西比从事抗疟工作,往返两地迄今已七年。由于当地卫生条件较落后,交通不便,几年前曾经因为山路崎岖难行,坐车震动太厉害导致疝气病发,忍痛紧急回台开刀。

在连日清的指导下,成功控制当地疫情,该国总统在联合国大会发言肯定台湾的公共卫生水准,呼吁联合国不应该忽略台湾的重要性。──转自《自由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侨居法国的台湾人对台、法两地的生活有什么样的体会?在全球经济与政治局势紧张的境况下,他们对未来又有什么样的打算?为此,笔者采访了三位生活在法国的台湾年轻人,他们分享了在异乡生活、求学和工作的经历。他们置身不同的社会环境中,在不断吸收法国文化与精神价值的同时,始终保留着对台湾的热爱。其中一位受访者说:“法国和台湾都非常自由,但自由的方式不一样。”透露出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国家,因民族思想与传统习惯的不同,而有着其差异。
  • 玫瑰花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很多国家将这个纪念日定为法定假期,以庆祝女性在经济、社会等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女性在这个世界上占了一半的组成,如果有机会的话,他们一样可以有所成就,为国家社会奉献一己之力。
  • 作为一家成立于美国的艺术团,神韵已经成为许多来自中国的杰出艺术家的新家园了,他们曾经因信仰而受到迫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其中两位艺术家,舞蹈编导古缘和琵琶演奏员梁玉的故事。
  • 出自于对大自然和野生动物的喜爱,印度一对夫妇在一个老虎保护区旁购买了几十英亩的土地,让老虎等野生动物有更多生活与繁衍的空间。这个善举激励了其他动物爱好者,成为他们仿效的模范。
  • 他是我的老朋友,但我不知他的来历,甚至不知道他的本名,他说叫他“禹海”,现在也可以叫他“巴尼度”,是一位布农婆婆为他取的名字,意思是一株又圆又直的大树。
  • 蔡竺欣强调:风水可以对人起作用,但不起绝对作用。它的奥妙之处在于,不好的风水对长期积德行善者不起做用。反之,好的风水对强取败德者也不起做用。
  • 王碧枝
    经过半世纪的历练,王碧枝深深体会,人生中不论遇到好事或不好事,都是培养能力与成长的好机会。
  • 一个球队的成功除了球员,还离不开那些为胜利铺平道路的幕后工作人员,他们是球员们在场上专心比赛的保障。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多伦多猛龙队的体能教练Jon Lee。 Jon Lee是菲律宾裔,儿时从随家人搬到了加拿大,随着成长,他爱上了篮球,但作为职业生涯还是后来的事。Jon Lee曾是列治文中学的老师。他在UBC大学获得商业学位后,到列治文中学执教,在那里一干就是十多年。 在那段时间里,他遇到了职业篮球界的关键人物。Lee说:“当我还是一名高中老师时,我的一位朋友在1999年让我做加拿大男子国家队的经理 - 那就是Jay Triano,我在灰熊队当球童时,他正在队里工作,这让我开始接触到顶级球员。”
  • 香港首富李嘉诚,一向以生活简朴著称。过去几十年来,他一直戴着一款50美元的手表。直到近几年才升级为西铁城(星辰)表,价值大约500美元。有报导指出,李嘉诚的星辰表,价格不及采访记者手表的30分之一。
评论